原標題:
----郝躍駿
紀錄片在中國的發展,從一開始就走在一條為專家、為參展獲獎、為“小眾”而不是為“大眾”的道路,紀錄片成為所謂“一群精英製作出來給另外一群精英看”的小眾節目形態。從紀錄片的發展類型來看,一段時間以來紀錄片圈內曾經大力推崇的“觀察式紀錄片”的盛行,嚴重制約了紀錄片在中國電視媒體中的發展,應當説,紀錄片的這種發展模式對電視媒體是非常有害的。
事實上,當紀錄片“精英”們評價越高,拿獎越多的時候,也就是體制內的紀錄片距“死亡”就越近的時候。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如果拿獎與電視媒體收視率的提高,與電視媒體自己的品牌效應的提升沒有起到直接的關聯作用的話,表明這些獎與觀眾、與決策者們的關係不大,那“電視臺製造”紀錄片的結果就必然是惡性循環的。“臺裏出錢給個人出名,臺裏出錢讓個人獲利”,怎麼可能,體制內大多數人非紀錄片人共有的這種思維定式,其結果不言而喻。
所以,我一直認為紀錄片的類型是多樣化的,“電視臺製造”紀錄片或者説欄目化紀錄片與獨立紀錄片的類型和運作思路都是非常不一樣的。電視臺生産的紀錄片並不需要所謂影像的“純正”和引發受眾的“反省”和“感悟”。那種自己拍給自己看,自己拍了只有自己高興的紀錄片,或者那種為實現個人理想,滿足個人喜好,個人化的“個人電影”式的紀錄片在電視臺都是沒有出路的。紀錄片的個性化發展是導致電視臺製造紀錄片陷入死衚同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麼,電視媒體究竟是否需要紀錄片?需要什麼樣的紀錄片?具有較高文化品味的具“叫好又叫座”的紀錄片(欄目)對電視媒體品牌的創立究竟起著什麼樣的作用?“電視臺製造”紀錄片的出路究竟在哪?
一、觀眾才是上帝
由於電視臺的特性,無論是國家電視臺、商業電視臺和公共電視臺“電視臺製造”紀錄片都首先必須解決為誰生産的問題,電視臺不是影院,不是研究、教學機構,更不是珍藏曆史的檔案館圖書館,而是一個向普通大眾進行傳播的電視媒體,因此,在這裡生産的紀錄片必須懂得怎樣尊重觀眾,解決紀錄片好看不好看,以及是否具有收視率,是否能夠滿足觀眾和市場需求的問題。這是紀錄片要想在電視臺得到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然而,在今天看來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和常識,但在幾年前,至少在圈內這還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在電視臺內部也還是一個許多人想不明白的問題,以至於很長時間以來,對於什麼樣的東西才是紀錄片一直作為一個問題喋喋不休地討論來討論去,這個討論的過程竟然整整持續了三十年。
1994年我到德國參加國際電影節,有機會目睹了紀錄片的多元化多樣式的發展形態,撰寫了一系列文章,從紀錄片的拍攝的方法和關注的題材內容上對國際紀錄片的類型問題進行了首次分類,首次向中國同行介紹了以講故事為主,演員搬演再現式的紀錄片類型,並在1995-1997年期間我的一系列紀錄片創作中採用了多種影像敘事手段和影像講述故事的紀錄片探索(注1)。然而,當時只是在剪輯中的一點點嘗試也沒有被主流圈內認可(注2)。
其實,紀錄片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是分眾的,從來沒有固定的一成不變的統一模式,按照拍攝手法來分類,既有觀察電影、參與電影和……(主要是適應了影視人類學的學科需要)的紀錄片,也有按照不同的拍攝目的和需要的“紀實性”和“非紀實性”的紀錄片等等。至於電視臺需要什麼類型的紀錄片更沒有統一的標準,公共電視和商業電視對與紀錄片的選擇要求和標準也就非常的不一樣。學術性紀錄片、商業性紀錄片和個人化的紀錄片一直在各自不同的軌道上並存發展著,他們拍攝的目的不同,觀眾不同,放映的渠道也不同,互不影響,互不干預,共同發展。直到90年代中後期,商業化(娛樂化)紀錄片才最終成為了電視臺製造紀錄片的主要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