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除了有極少的非正面評論,如“缺少故事和戲劇性,顯得冗長等,幾乎所有的評論都很積極,讚譽之詞無以復加。談到畫面會説“美侖美奐”、“視覺盛宴”;説起音樂則是“天籟”、“震撼”。然而攝製這部總計投資近4000 萬美元、被雅克·貝漢戲稱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法國影片”,困難重重,除了技術難題以外還有資金。談到資金,雅克·貝漢頗為感慨:“每次拍攝前的資金也並不是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的, 往往需要好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像《遷徙的鳥》一開始就沒有找到任何支持。”對此, 這位至今已九獲國際大獎的電影大師感觸良多:“拍攝紀錄片比拍攝故事片籌資更為困難, 因為紀錄片更難被市場接受。拍片的籌資就是一個登山的過程。登山不應先看到山頂, 而是應看到放下腳步的地方。”不過,雅克·貝漢還説,“資金並不是一部片子成功的決定要素,它只是一道障礙,需要我們勇敢跨過去。”
截至2003年底,這部影片全球的票房收入為3098萬美元。雅克·貝漢告訴記者:“想收回成本,比你們想象中的還要難。用電影膠片來拍攝、記錄鳥的生活、生存,在一般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我是出於興趣才來拍的,它不是工業化的産品,這是實現我小時候的夢想———飛翔的夢想。你覺得人的夢想貴嗎? 它肯定是很貴的。”雅克·貝漢“飛翔”的夢想也許是全人類的夢想。因此,他的興趣也不僅僅是他個人的興趣。這也許就是後來有27家影視製作公司和政府機構參與本部影片製作的一個原因吧。
我們要感謝雅克·貝漢,感謝他給與我們如此奢侈的享受;感謝他讓我們飛起來鳥瞰我們美麗的地球;感謝他讓我們如此真切地去感受地球上另外一種生靈;感謝他讓我們靜下來,思考。
隨想一:有的紀錄片製作人不敢要錢,也有的紀錄片人不會錢: 前者是缺自信,後者是缺能力。而低成本製作,往往成了隨心所欲和粗製濫造的藉口,可以心安理得地逃避責任。
隨想二:欣賞紀錄片需要前提,對於一個普通的觀眾來説,在物質沒有保障和精神沒有太多需求的情況下,很難靜下來品味一部不能帶來輕鬆娛樂又沒有實際可用信息的紀錄片。《遷徙的鳥》在我國遭冷遇並不奇怪。而幾年前北京電視臺播出《我們的留學生活》遇熱, 收視率超過當時的電視劇,也不奇怪。因為這部紀錄片中那些真實的人,給了許多正在和他們一樣奮鬥著的觀眾啟示、力量和希望。
個案二: 把布什從白宮趕出去《華氏9·11》Fahrenheit 9·11 (2004)
美國。導演: 邁克·摩爾。片長: 122 分鐘。
2004年5月17日,在法國戛納電影節上首映。美國公映時間為2004年6月25日。截至2004年10月底, 已經在51個國家和地區公映。
投資:600萬美元。截至2004年9月底, 全球的票房收入為二億一千三百萬美元。
已獲主要獎項: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英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外國電影提名;國際紀錄片協會獎提名等等。在2004年戛納國際電影節上,《華氏9·11》獲得金棕櫚獎。這是30年來評委會首次把最高獎頒給了一部紀錄片。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個結果是政治性因素壓倒了藝術本身。看來這部紀錄片不僅是給美國這一年敏感的大選帶來影響,而且也在國際政治中被用作一個小小的籌碼。政治影響正是邁克·摩爾拍攝這部紀錄片的目標。他毫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他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對美國總統大選造成影響, 把布什從白宮趕出去。一貫善於利用媒介影響力的布什政府顯然明白這部紀錄片的分量,因此,借種種理由為它的上映設置障礙。然而,在戛納這個世界頂級的電影節上奪得大獎所産生的新聞效應,給了布什政府一個大難題。白宮發言人在記者問及影片獲獎時表示:“美國是個自由的國家,這是美國偉大的地方,任何人都有權做他想做的事情,對於《華氏9·11》獲獎一事, 我們不做評論。”不管怎樣,該片獲獎成為美國人可以看到這部電影的一個保障。離總統大選日不到半年,對於摩爾來講,這個獎來得太是時候了。事實上,獲獎後一個月零八天,《華氏9·11》就得以在美國公映,並在第一週就獲得239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隨後一直攀升,在一個月時票房已經超過一億美元,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部票房超過億元的紀錄影片。
邁克·摩爾並沒有就此罷休,又在大選之前把他的紀錄片製成了DVD ,他要“讓所有的美國人民都知道布什發動對伊拉克戰爭的真相。”有人這樣描述邁克·摩爾:“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標,他是一位載有核彈頭的潛水艇的艦長。”儘管摩爾沒能讓他的影片改寫美國的歷史,不過其影響力是無法低估的。大選後的一個半月,CNN 依然認為邁克·摩爾與當選總統布什在成為2004年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人物上的幾率不相上下。
的確,摩爾是一個很懂得借力的人,在製造紀錄片的影響力上是這樣,在製造紀錄片的市場上也是這樣。
隨想三:對於有些紀錄片來説,適當的時機和適當的題材,可能是取得良好影響力和市場效果簡單而有效的兩條法則。新聞性的因素自然會在這些紀錄片中被考慮。事實上,安排在新聞頻道的紀錄片欄目《紀事》已經在“經營”新聞紀錄片的概念,成效也不錯。有人會擔心這類紀錄片如何與調查性新聞節目劃清界限的問題,不知有沒有人擔心過《新聞調查》節目如何與紀錄片劃清界限的問題。我還是欣賞鄧小平的那句話:“發展是硬道理”, 在紀錄片市場化的初級階段,這樣的觀念顯得尤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