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光大證券研究所日前發佈策略研報指出,近年來中國金融脫媒現象日益引起關注。金融脫媒指資金繞過“媒”(即金融仲介),直接在資金盈餘者和短缺者之間調劑的現象。銀行層面金融脫媒指標有二:一是非金融企業的銀行借款/非金融企業的總債務(NFEBD),度量銀行資産方的金融脫媒程度;二是住戶部門的銀行存款/住戶部門的總金融資産(HBA),度量銀行負債方的金融脫媒程度。
研報認為,中國金融脫媒與美國完全不在同一量級上。1978至2011年間,美國NFEBD和HBA指標均值分別為8%和17%。同期,中國這兩個指標的均值高達88%和70%,足見中國非金融企業高度依賴銀行貸款,以及居民大量持有銀行儲蓄的狀況未曾根本改變。
光大證券指出,在美國,金融脫媒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起著助推器作用,“Q條例”取消就拜金融脫媒所賜。在中國,規模空前的銀行理財産品,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金融脫媒。近期央行事實上的不對稱降息被視為利率市場化推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舉措。不過,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需要化解自身的一系列約束條件,其中確保不同金融機構之間公平競爭,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等都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光大證券指出,1994年後,金融脫媒的加快強化了我國貨幣政策傳導的利率渠道,弱化了貨幣政策傳導的信貸渠道,但對貨幣政策傳導的資産負債表渠道影響並不明顯。目前,由於利率管制的存在,利率體系建設的滯後,利率渠道雖開始發揮作用但作用有限,信貸渠道仍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貨幣政策調控由依賴數量型工具向更多地依賴價格型工具的轉變,有賴於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有賴於金融脫媒的進一步倒逼。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