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1年A股熊市導致成交量不斷萎縮,證券業的業績也齊齊遭遇“滑鐵盧”,整體凈利潤同比下降五成,被業界稱為券商生存最“艱難”的一年。在此背景下,頭頂“高薪”光環的證券公司關於裁員減薪的傳聞也是不絕於耳。
身處困境的券商是否通過裁員、縮減招聘規模以及降薪的方式,來控制人力成本支出,從上市券商的年報數據中便可見端倪。《第一財經日報》根據統計梳理髮現,15家上市券商的員工人數在去年不減反增,薪酬則大都呈現不同程度降幅,最高達到40%。
上市券商去年擴編0.63% 宏源證券(000562)增幅38%
根據年報披露統計,除方正證券(601901)、國海證券(000750)和東吳證券(601555)三家2011年上市的券商無同比數據外,其餘15家上市券商在2011年共有員工85027人(合併口徑),較上一年增加535人,同比增幅為0.63%,有60%的上市券商呈現人數擴張的趨勢,然而這一數據或許還不能完全反映去年一年券業整體擴張的情況。
從單家券商來看,中信證券(600030)和海通證券(600837)人數降幅較為嚴重,于去年分別減少2216人和1552人,同比降幅為14.3%和17.5%,大大拖累整體增幅情況。
然而記者發現,中信證券人數驟減的主要因素為統計口徑的差異,其2010年的合併口徑人數包含了當時尚未轉讓完畢的中信建投證券的員工。
海通證券的人員銳減主要表現在經紀部門。其經紀業務人員在去年較上年減少1939人,使經紀部門人員規模在全公司佔比下降了10個百分點,由77.9%下降到67.9%。據記者向該公司營業部人士了解,在去年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裁員變動。是統計口徑的差異、統計數據的失誤,還是存在其他原因,海通證券董秘處相關人士昨日並未給出明確答覆。
在員工規模呈現擴張的上市券商中,宏源證券由2010年的3356人增加到2011年的4633人,增幅為38%;太平洋(601099)證券由2010年的848人上升到2011年的1100人,增幅達到30%,招商證券(600999)和光大證券(601788)的人員增加數量也在千人以上。
“跟海外相比,國內券商還是較為人性化的,各種裁員的傳言到最後會被證實為是雷聲大雨點小。況且中國資本市場尚未飽和,券商正處於傳統業務轉型期和創新業務拓展期,對於人才還是需求旺盛的。”深圳一家中型券商總裁在去年年末時曾對記者表示。
四大支柱業務均擴張 研究所增幅22%
從各項業務來看,各券商的經紀、投資銀行、自營和資産管理四大支柱業務人員以及研究所人員配備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同比上揚。其中,研究人員數量的同比增幅最大,達到22%,其次為資産管理業務,增幅為14.8%。自營、投行和經紀業務的人員增幅則分別為14%、6.5%和1%。
營業部的不斷擴張和投資顧問業務的實施,讓經紀業務雖身處券商業績貢獻下滑的“重雷區”,卻依舊處於擴編狀態。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我國證券營業部數量已達5032家,較2010年末增加447家。而自去年1月1日監管層頒布實施《投資顧問管理暫行規定》以來,為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使經紀業務轉型,各券商營業部也在逆勢大舉招募投資顧問。
統計數據顯示,除了上述提及的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外,廣發證券(000776)、西南證券(600369)、東北證券(000686)和國金證券(600109)都在經紀業務上縮減人員規模。
IPO發行的熱度依舊、公司債的加足馬力,以及融資並購等業務的持續穩定,讓各家券商的投行部門沒有受到去年業績下挫的太多影響,始終處於高亢的招兵買馬狀態。統計數據顯示,上市券商的投行人數均呈上揚,興業證券(601377)增幅最大,較上一年增加36人,同比增幅為36%。海通證券擴張規模最大,較上一年增加90人,目前投行規模為318人,在上市券商中僅次於中信證券。
自營方面,光大證券擴張迅猛,從原先的14人增加至去年末的34人,實現翻番。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和太平洋的人員增幅也在50%以上。資産管理方面,除太平洋證券減少3人外,其餘上市券商均有人數擴張。興業證券提振顯著,部門規模從24人增長至54人,升幅125%。
人員同比增幅最大的業務部門還數利潤貢獻相對較少的研究所。海通證券、國金證券和興業證券分別增加86人、58人和53人,興業證券研究所規模較上一年擴張了一倍。
為何券商人員規模並非因行業“寒冬”,出現業內所預期的“瘦身”狀態?
對此,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去年券商入職的大部分員工實際上是在上一年的招人計劃中,並且上半年市場相對樂觀,對於下半年的市場行情和業績惡化來不及反應,於是在控制人力成本的措施上,除了部分的裁員,主要能體現在年報中的就是降薪,預計今年年報在縮減人員規模上會有更多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