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險資“改道”佣金誘人 十余家券商有望分食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8日 15: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根據保監會日前下發的通知,原本通過自有席位交易的險資將“有章可循”地轉向券商通道,券商有望獲得鉅額佣金收入,但並非所有券商都能分得一杯羹。分析人士預計,按照該通知劃定的門檻,逾百家券商中僅有10余家有望獲得“入場券”。

  險資入場“改道”

  通知表示,保險機構可採取租用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交易單元模式,也可採取參與特殊機構客戶模式試點方式進行證券投資。這與市場此前猜測監管層將在上述兩種模式中二選一有所差異,將大大增加券商之間的競爭。

  所謂“交易單元模式”是指保險機構與服務券商簽訂交易單元租用協議,通過自有交易系統直接向交易所發送交易指令,參與證券買賣。而“特殊機構客戶模式”是指保險機構與服務券商簽訂證券交易委託代理協議,作為服務券商特殊機構客戶開立證券賬戶,通過券商的交易系統發送交易指令,參與證券買賣。

  對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交易方式,有保險人士表示更傾向於第一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保險公司的交易由託管銀行負責與中登公司進行證券與資金結算。對於險資而言,這意味著交易行為不會為券商所“窺視”,保密性更高,有利於保證投資的安全。但這一模式基本參照了現有公募基金的操作,券商需提供大量的研究配套服務支持,因此不少券商堅持險資的佣金費率應與基金“一視同仁”提高至“萬八”的標準。

  但亦有部分保險機構傾向於“特殊機構客戶模式”。有機構人士形象地比喻,在這一模式下,保險公司恰似一個“超級大戶,隨便找個營業部開戶也能輕易拿到萬三的佣金”,交易成本將大大降低。

  “保險機構很可能部分資金找券商租用席位,另一部分資金則走‘特殊機構客戶模式’降低成本。”券商人士表示,這必將讓券商之間的“廝殺”更為激烈。

  儘管競爭激烈,券商依然不敢輕易放棄險資佣金。有保險公司測算,如果保險公司放棄自有席位轉而通過券商通道交易,全行業一年或將多付出超過30億元的交易成本,另有券商測算,在保險轉向券商開戶的初期,每年將會為行業提供4億元佣金收入。

  多數券商無緣

  在該通知正式下發前,曾有多家中小型券商機構客戶部門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希望通過保險資金的競爭一舉擺脫目前基金分倉“大勢已定”的格局,“殺入”一二線梯隊,但從該通知內容來看,絕大多數券商恐無緣分食險資佣金。

  按規定,保險機構租用交易單元,選擇的服務券商應當滿足6大條件。首先,經營業務比較全面,能夠覆蓋證券經紀、證券研究、投資銀行、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等領域;其次,擁有獨立的研究部門和50人以上的研究團隊,研究範圍覆蓋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和相關行業,建立完善的研究報告質量保障體系。此外,需滿足投行實力較強,完善隔離墻制度以保證服務公正客觀,接受保監會有關保險機構證券交易情況的監督等。

  “這個標准將刷掉大部分券商研究團隊。”券商人士透露,目前絕大多數券商已獲得經紀及投行牌照。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截至2009年底,中國106家券商中有88家設立了研究部門,佔83.02%。此外,約有50家左右的券商已經開展了股指期貨業務,但僅有25家券商獲得了融資融券試點資格,這些條件已經限制了大多數券商分享保險佣金。

  對於券商研究團隊的人數,券商研究所人士表示由於市場變動並無固定統計數據,但粗略估計,行業內大約僅有“不到20家券商能夠全覆蓋各條業務線、養活50人以上的研究團隊”。他透露,目前行業中研究團隊最為龐大的申銀萬國、中信證券等券商的研究人員規模早已超過百人,但並非大型券商均會配備足夠數量的研究隊伍,國內某一線券商去年初研究所人數就僅有40余人,因此最終能夠為保險提供租用席位的券商僅有10余家。

  能夠參與“特殊機構客戶模式試點”的券商更為有限,按規定,開展此項服務的券商除上述6條標準外還需滿足另外6大條件,包括上年末凈資本在30億元以上、取得證券監管機構AA級(含)以上的監管評價、制定完善的客戶資産管理制度、擁有先進的交易系統、建立嚴格的客戶信息保密流程等。

  按照中國證券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0年凈資本超過30億元的券商多達38家,但滿足AA級評價的券商僅有16家。消息人士透露,最終獲准同時開通兩種業務模式的券商大約在10-11家。

  強者或恒強

  “保險是最後一塊大的佣金蛋糕,錯過這一次機會,中小型券商翻盤的機會就越來越渺茫了。”對於保監會的高門檻,多位中小型券商頗為難受,早在保監會發文落實劃定門檻之前,一些券商就已四處出擊聯絡保險客戶,甚至成立了專門的保險團隊來爭搶客戶,但該通知把他們給攔在了門外,“我們只能寄希望於下一步放鬆標準”。

  近年來,針對公募基金的佣金,券商分倉大戰如火如荼,不論規模大小,數十家券商陸續殺入市場,分倉市場份額分散趨勢明顯。行業裏曾有強勢券商市場佔有率超過一成,但近年來排名首位的券商市場佔有率日趨下降:2008年機構佣金佔比中金公司居首,市場佔有率降為7.28%;2009年佔比最高的申銀萬國為6.73%;2010年申銀萬國蟬聯第一,但佔比下滑到6.22%;2011年上半年,登上榜首的中信證券佔比僅為5.91%。

  儘管如此,在激烈競爭之下,中信證券、申銀萬國、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券商牢牢佔據第一梯隊的位置;研究所規模日益龐大,分析師薪水水漲船高也讓中小券商“翻盤”的成本大增,難度系數越來越大,而此輪保險佣金暗戰的結果卻有可能使得大型券商強者恒強。

  按照此前滬深交易所及中登公司的安排,所有保險自有席位均需在2014年清理完畢,並轉向券商通道。由於歷史原因,目前保險自有席位基本被大型保險機構瓜分,因此最早進入保險市場的券商面對的是一線保險機構帶來的超大佣金“蛋糕”。加之險資日益增厚並趕超公募基金,未來貢獻的佣金將迅速拉大一二線券商的業績規模。就算中小券商未來獲准進入市場,面對的也僅是風卷殘雲後的市場,機構分倉江湖或將“分久必合”。(蔡宗琦)

熱詞:

  • 券商人士
  • 券商機構
  • 券商研究所
  • 保險資産管理公司
  • 改道
  • 佣金收入
  • 融資融券
  • 保險機構
  • 丁冰
  • 公募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