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三網融合利益求解:重估市場推動力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4日 1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根網線,即可上網、看電視、打電話 這早已沒有技術障礙的信息化場景,卻在中國被以“三網融合”的名義屢屢成為爭議焦點。

  自2001年概念的首次提出,中國的三網融合就在糾結中蹣跚前行,諸如IPTV的推廣與叫停,首批12試點城市的名單博弈,寬帶反壟斷調查等等,都與這個詞彙悄然纏繞。一度甚至有人做出“三網融合已經夭折”的評論。

  “為什麼其他國家的三網融合沒有出現這樣的難題?就是因為我國電信和廣電的體制問題。”12月29日,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認為,體制問題不真正解決,三網融合短期難以有實質進展。

  “三網融合併沒有停下來。解決利益集團分歧也並非沒有辦法。”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體改所主任史煒則認為,最後還是要回到市場本身,“因為消費者的市場需求會決定該融合業務的一定會自己去融合,要從干預回到市場競爭”。

  誰阻擋了誰?

  三網融合的距離到底有多遠?有人笑稱它其實只有2.3公里

  2011年底,第二批試點城市名單即將公佈的消息傳來。但圍繞名單公佈的猜測,“博弈”仍然是外界使用最多的描述。似乎只要一提到三網融合,廣電與電信之間的利益協調問題總會成為最主要的障礙。

  三網融合的距離到底有多遠?有人笑稱它其實只有2.3公里,因為這是同處長安街沿線的“工信部”與“廣電總局”的直線距離。有學者甚至建議,在當初的大部制改革中,最該合併的就是廣電與信息産業部。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廣電和電信手中各有自己的王牌,並且都不願輕易放手。廣電牢牢掌握著內容監管資源,比如播控平臺等。這也是目前廣電行業最為看重的一點。而電信業則把握著大部分的骨幹網帶寬以及國際出口。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主任楊昆認為,電信業龐大的雙向網絡和較為充裕的資金是重要資源。他還認為,電信行業最大的競爭優勢不是這些硬體能力,而是在於“更貼近市場的經營能力,這是通過十年的激烈市場競爭獲得的”。

  “在兩個行業出現交叉和融合的情況下,雙方都希望在新的産業中佔有更大的發言權,這是非常自然的反應。”楊昆説,但從目前實際發展來看,哪方都不可能主導這一進程。

  “在目前這個特定階段內,廣電行業承受的壓力比電信行業更集中,危機感也更為強烈。”有業內人士評價説,“因為廣電行業還沒有進入市場化發展的軌道,還遠沒有做好産業轉型的準備;而電信行業較早被推入市場,整個經營機制更貼近市場需要。”這意味著廣電要在更短的時間裏完成電信行業在之前已經達到的目標。

  因此,“叫停”成為廣電在面對資金、技術、人力都更具優勢的電信時所常用的手段。另外,最近的寬帶反壟斷事件雖然起因是電信清查鐵通等通過第三方接入流量,但業內人士認為廣電企業也希望借此解決核心帶寬問題,從而打破電信業在寬帶方面對廣電的鉗制。

  不過,從結果來看,競爭總是能帶來好處。最近的寬帶反壟斷調查,直接的結果就是運營商寬帶大提速。電信與聯通都宣佈會在一些城市免費升級寬帶。雖然電信早就有自己的光纖計劃,但不可否認寬帶反壟斷事件對提速進程的推動。

  楊昆認為,從目前實際發展來看,哪方都不可能主導三網融合的進程,“新産業形態和大家各自熟悉的傳統行業都不一致。僅僅依靠單方面的力量根本無法實現三網融合的發展目標。”

  重估市場推動力

  “解決利益集團分歧還可以靠市場的需求和拉動”

  既然大家都認為三網融合的癥結在於廣電電信的利益之爭。那麼,這個困局如何才能突破呢?

  楊昆認為,可以找一個跨越兩個行業的第三方力量介入。“從國家角度講,就是要國務院等更高層面來協調兩個部門之間的工作;從地方而言就是要省市政府出面,直接組織當地産業各方共同參與三網融合試點工作的開展。”

  但這樣的做法在執行層面依然存在難度。闞凱力認為,在中國,電信屬於國計民生,廣電屬於意識形態領域,“分屬不同的領域,比較難融合”。

  “政策僅僅是對三網融合發展産生影響的因素之一,技術和市場等同樣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發揮的作用更為明顯。”有業內人士指出。

  史煒也認為,不能為了三網融合而去融合。三網融合僅僅是一個概念,應當突破概念的束縛,回到三網融合的業務本質。“網絡融合其實是隨著市場需求自然形成的,而不是有了三網融合概念再想出需求的。”史煒説。

  事實上,對普通用戶來説,其並不關心背後網路是由誰提供的,或者是如何合作的。用戶只關心能用實惠的價格,用上更快的寬帶,看到更多的節目,最好一次交費就能搞定不需要接多條線等等。

  三網融合的雙向進入之所以難以鬆動,是因為那主要是針對既有業務的“零和博弈”,互相搶對方市場自然阻力重重。史煒認為,“解決利益集團分歧還可以靠市場的需求和拉動。”發現了新的業務新的增長空間,如果一方不能很好的完成服務,自然就需要融合。

  楊昆也表示,“整個三網融合的初始動力來自技術進步,如果沒有網絡和數字處理技術方面的突破,三網融合根本無從談起。所以,目前三網融合服務和産品形態的創新依然要靠技術進步來實現。”

  在他看來,目前大部分試點地區也是在前期已有三網融合基礎的地區中選擇的,取得的成果主要也是來自前期市場推動的階段。而在近兩年的試點期內,完全遵照政策來設計發展模式的業務,達到預期發展效果的反而不多。

  因此,目前三網融合産業進步的核心推動力是市場。從互聯網電視機到互聯網機頂盒的發展歷程就可以看出,這些市場上涌現的新服務和新産品還是由産業發展和市場需求決定的,而政策都是在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在産業發展的強大壓力下才後補的。

  十年躑躅與兩年試點

  “依然是廣電電信各幹各的,最多是搞點小合作,小打小鬧”

  事實上,從2001年三網融合概念提出,到2010年明確第一批試點城市名單,三網融合的過程可謂漫長。

  “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三網融合。”闞凱力説,因為隨著通信的數字化、光纖化,網絡自然而然就會出現融合,這個趨勢是必然出現的。

  由於三網融合主要涉及的是屬於通信企業的電信網、互聯網以及屬於廣電係的廣播電視網,因此電信和廣電業相互向對方開放被認為是三網融合的第一步。2009年5月,國務院批轉國家發改委通知提出,實現廣電和電信企業雙向進入。被視為三網融合將有實質突破的信號。

  在這十年當中,三網融合不得不提的一個核心就是IPTV業務。2005年,中國電信與上海文廣合作在上海推出IPTV業務,獲得中國大陸第一張IPTV牌照,以百視通為品牌。隨後擴展到中國主要沿海省市。

  這項被視為最能體現三網融合的典型業務,在過去的發展可謂是一波三折。“叫停”成為IPTV發展歷程中的一個上鏡率極高的詞彙。據不完全統計,從2005至2010年,IPTV被廣電總局叫停達15次。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主任楊昆認為,“原先各地用戶通過固定線路收看電視只有有線電視一種方式,IPTV業務的發展直接觸及到各地有線網絡部門的利益,引起了很大的反彈,這是造成多個地方叫停IPTV業務的直接原因之一。”

  而從2010年7月至今,三網融合的關鍵詞是“試點城市”。2010年6月30日,經過多輪探討之後,國務院公佈了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名單。試點城市的確定,意味著三網融合進入了“實戰階段”。但是,要真正在各地全面推進融合,似乎遭遇的阻力更大。首先是各地的三網融合具體細則遲遲未批。

  如今,試點已經進行了一年多。史煒認為,可以看到三網融合的技術發展很快,特別是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而在融合實質上,“並沒有按照三網融合的方向來做,只是做了一些 搭橋搭路 的事情。”

  電信運營商提出的核心是,以推進城鎮光纖到戶,擴大農村地區寬帶網絡覆蓋範圍為主線來提升寬帶服務能力。廣電方面,其首要任務是完成省網整合以及雙向改造。即使是現在,廣電總局“一省一網”的整合要求還沒有完成,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還沒有確定明確的成立時間表。

  闞凱力認為,這些試點的實際內容並沒有多少涉及到融合與合作,依然是廣電電信各幹各的,最多是“搞點小合作,小打小鬧”。在他看來,如果廣電、電信兩個利益集團之爭這一根本問題得不到解決的話,三網融合就難談實質效果。

熱詞:

  • 三網融合
  • 重估
  • 試點城市
  • 市場發展
  • 廣電總局
  • 博弈
  • IPTV
  • 零和博弈
  • 利益協調
  • 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