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業績前景不樂觀 反彈“第二波”或現分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1日 08: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張志斌

  在上周連漲5天后,A股市場週一迎來了小幅調整,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出現小幅下跌,成交量也出現一定萎縮。昨日,滬指最終以2468.25點報收,下跌5.16點,跌幅為0.21%。深成指報收10480.91點,下跌0.77%。兩市合計成交1630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了291億元。不過,市場人士大多認為,股指後續仍有一定的反彈空間,政策調控將有所放鬆的預期成為了推動股指反彈的最主要因素。

  反彈“第二波”如何展開?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黃學軍認為,政策的核心目標在於是否從抗通脹轉向保增長。從近來的“藥方”來看,目前還是保平穩。首先,微調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針對中小企業和重點工程。另外,保增長的政策應包括房地産政策的放鬆、信貸的放鬆和降息,這需要經濟繼續放緩的明確信號。從未來政策調整方向看,考慮到擴大存款準備金繳存範圍後中小銀行資金偏緊,很有可能是先有差別地下調中小銀行準備金率;如果明年通脹水平大幅回落,不排除降息的可能性。這些後續措施是股市繼續上漲的動力,當然目前還有待明朗。

  黃學軍對於市場的判斷是繼續看好市場,走勢定性為政策微調的保經濟平穩增長行情,後續還要密切關注擴容節奏以及對市場的影響。大類資産上現金流充沛的中長期投資者可以減少頭寸佈局于債市和股市。行業配置上,關注前期因為看淡投資增速跌幅較大的板塊如高鐵相關的機械設備、基建和建材等中游行業,以及保險和券商等金融股。短期還可以做一些彈性大的板塊如煤炭。

  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正陽也認為,流動性改善的修復性行情已經展開。定向寬鬆、政策微調預期下流動性改善構成了市場回升的積極因素;而上市公司業績增幅回落且分化,構成了市場結構性風險的主要動因;另外,外圍市場暴漲後的波動將構成短期市場擾動的主要因素。預期未來一段時間震蕩回升的格局仍將維持,但市場運行將可能逐步從超跌反彈的普漲式回升,逐步過渡到結合估值、業績以及流動性改善邏輯的結構性回升,也可以視為“反彈的第二階段”。本週上證指數可能運行在2450~2570點。

  業績增長前景不樂觀

  中金公司分析師侯振海等則認為,當前A股市場最大的利好因素仍然是“政策放鬆預期”,而最主要的利空因素仍是“未來巨大的股票供給量”和“經濟及企業盈利增速的放緩”。隨著利多因素的增加,四季度A股市場的這兩股力量將更加趨於平衡,因此對於滬指維持2300~2600點箱體震蕩的觀點不變,本輪發彈有望繼續向這一箱體的上沿衝擊。

  市場潛在的風險主要在於中期,關鍵在於市場的放鬆預期能否切實兌現。未來貨幣和信貸增速能否真正顯著加快仍存較大變數。新股發行放緩的預期同樣也可能不會維持太長時間。此外,雖然短期經濟增速放緩仍有反復,但中期看經濟和盈利增速繼續下行的概率依然較大。

  2011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同比增長近兩成,但三季度單季盈利出現環比下滑,低於之前預期。三季報顯示,企業盈利增速放緩主要受費用率增長和毛利率繼續縮窄所致,未來盈利增長前景不容樂觀。2011年市場一致預期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為23.6%,因而仍需進一步下調預期。

熱詞:

  • 反彈空間
  • 滬指
  • 市股指
  • 股指反彈
  • 業績增長
  • 業績增幅
  • 分化
  • 金融股
  • 箱體震蕩
  • A股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