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質檢總局將舉行汽車三包立法聽證會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1日 07: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汽車三包政策呼之欲出(資料圖片)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起草的《家用汽車産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徵求意見稿)》,今天(20日)是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最後一天。質檢總局今天表示,相關數據正在統計,再過6天,也就是10月26號,將舉行立法聽證會。經歷7年之久的汽車“三包”政策缺位難題,有望進入實質性解決階段。

  我們又一次距離"汽車三包"政策,如此得接近。回首7年前的那一次,質檢總局就汽車三包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最後一次討論中,大家幾乎認定政策出臺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但隨後又沒有了下文。對於這次熱議的“汽車三包”,能否真正頒佈施行,老百姓也是將信將疑。

  群眾:原來記得有一次聽説過要實行這個三包政策,最後也不了了之了,所以這次也是有點懷疑吧,感覺如果説能實行那最好不過了。

  群眾:聽説又要開始徵求意見了,而且還要舉行相關的聽證會,看起來是真差不多了,希望不要再有什麼突然的變化,我還是想眼見為實吧。

  《汽車之友》雜誌副主編李洋認為,和2004年的那一次相比,眼下的時機非常有利。

  李洋:第一搞我們知道是6年前出來的,我們知道它落地最大的阻力實際上來源汽車廠商。他們認為,三包政策過於苛刻,會使他們銷售和售後的成本大幅增加,從而導致企業競爭力下降,進而有些小的企業可能會因為一兩次召回或者産品這種批次質量問題引發的三包索賠。但是今天我們認為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市場大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很多強勢的企業已經儲備足夠多的人力和資金來應付日常出現的這樣的問題。而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加,很多人也開始對企業所提出的所謂的使用不當或者什麼油品問題,開始不認可了,認為這個就是産品的質量問題等等。

  提高的不僅是企業的實力、百姓的維權意識,多年觀察汽車市場的李洋敏銳得看到,政策的風向標也悄悄發生了變化。

  李洋:今年就看吧,整個對整車一個態度,已經從過去那種無條件的支持變成了有條件的支持,甚至有些地方已經出現限制,這個實際上就是一個風向標。而我們看看其他的行業,越是沒有那些政策支持的行業,反而發展的越健康,比如我們的IT行業,比如我們的家電等等,真是各個企業辛辛苦苦一點一滴做起來的。

  10月26日國家質檢總局將舉行“汽車三包”立法聽證會,距離政策的出臺近在咫尺。雖然還有近一週的時間,但是社會各界似乎已經聞到了聽證會現場的火藥味。在《汽車之友》雜誌副主編李洋看來,聽證會現場的爭論,將會非常激烈。

  李洋:如果走到這一步了,那其實離頒布就不遠了,但是我可以負責任的説,下禮拜的聽證會上辯論會非常的激烈,各方還是要抓住最後的時機拼命的想拖延,主要是製造商這一塊。

  參與過多次"三包"討論的汽車分析師賈新光透露,相關各方已經準備充足,但是他同時擔心,有限的時間能否充分反映各方意見。

  賈新光:最明顯的一個立場,就是汽車工業協會他們表示實行三包條件不具備,應該是態度最激烈的,另外汽車流通協會也會有一個修改意見,他們認為“誰銷售誰負責”,經銷售可能受不了。所以現在看來,聽證會可能時間不夠,這樣大家的意見還是無法充分反映。

  “汽車三包”徵求意見稿頒布實施,也許僅是時間的問題。廣大消費者更關心,如何利用這些好政策保障自己的權益?賈新光認為,僅僅依靠質檢系統一方,遠遠不夠。

  賈新光:比如説工商局,這裡頭還有消費者協會,這次可能它沒有其他那些單位,他要求別人怎麼,你比如説工商應該在裏面也應該起作用,將來要涉及到稅務、保險,你要退車換車的話,稅務保險的問題,我覺得國務院法制辦來出面,這樣協調上比較好一些。

責任編輯:許夢可

熱詞:

  • 汽車三包
  • 三包
  • 汽車之友
  • 三包政策
  • 汽車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