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前8月我國進口大豆均價上漲逾三成,已成國內通脹重要推手
“由於國産大豆産量減少而油脂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我國只能依賴進口填補供應空缺。”分析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年來我國進口大豆佔國內大豆消費總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近80%的高位。
海關總署9月10日發佈的進口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進口大豆3358萬噸,比去年同期的3553萬噸下降近200萬噸;但進口均價為每噸574.8美元,同比上漲31.2%,累計進口總金額達19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5.6億美元上漲24.0%。
分析人士認為,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上漲壓力已傳導至國內市場,進口量減少、金額攀升,因大豆價格上漲所産生的輸入性通脹已成為我國通脹高企的影響因素之一。
進口大豆依存度日益提高
“在國內食用油消費中,豆油所佔比例在60%以上。而作為其原料,大豆早已被國際市場綁架。”天琪期貨分析師於瑞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內豆油及相關行業産品走勢,更主要參照國際大豆價格。
食品産業網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進口大豆理論到港成本已上升到4500~4600元/噸,且美豆長期上漲趨勢不變,後市仍繼續看漲。
據中華油脂網監測,昨日(9月14日),國內主要港口大豆分銷價格多在4250元/噸至4300元/噸之間,繼續高位維穩。與此同時,國內産區大豆收購價格與進口大豆價差已達550~600元/噸。長江期貨數據顯示,當前黑龍江佳木斯、齊齊哈爾等地的大豆收購價格多為3700元/噸左右。
於瑞光告訴記者,因國産大豆出油率低,國內植物油廠商更傾向於進口國外轉基因大豆作為基本原材料,大豆進口的高價位肯定會相應提高終端産品價格。
新華社全國農副産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顯示,8月中旬以來,全國純大豆油價格上漲明顯,同比漲幅已超過20%。
根據中華糧網監測,9月8日國內主要港口進口大豆庫存約646.74萬噸,較前一週減少23.29萬噸。分析人士指出,按當前國內440萬~450萬噸/月的消耗量,仍足以支撐食用油加工企業運轉一個多月,國內大豆需求依賴進口的狀況可見一斑。
量降價升將加劇輸入性通脹
中華糧網信息主編郭清保認為,國內農産品整體供應充足是價格穩定的根本保證,如果國內農産品供應出現問題,國際市場價格上漲的壓力就會傳導到國內市場。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繼續保持高位,同比高出26%。
“下半年全球糧食供需仍處於緊平衡,而且是脆弱的緊平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由於成本上升、氣候影響、耕地面積減少等因素的影響,糧食價格上漲動力不減。
中華糧網分析師李飛認為,我國大豆進口量減少,但進口金額卻大幅攀升,這表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所産生的輸入性通脹已成為我國通脹高企的影響因素之一。
“自1995年以來,大豆價格長期處於被國際市場‘綁架’的狀態,隨着國內需求日益增長,大豆進口量短期內恐難減少。”於瑞光稱。
美國農業部公佈的9月供需報告顯示,中國2010/11年度大豆進口預估為5200萬噸,2011/12年度大豆進口預估為5650萬噸。
於瑞光表示,作為植物油及飼料最基本的原材料,在國際糧價上漲通道中,大豆進口量增加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因素將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