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豬價緣何越來越難調?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2日 10: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編者按:豬糧安天下。生豬生産不但關係到百姓消費,同時還影響社會穩定。近些年來,特別是2007年以來,生豬價格大起大落,生豬生産週期性波動由以前的5—10年,縮短至如今的3年左右,豬肉價格越來越牽動著上至決策層、下至普通百姓的神經。

  在國家不斷加大生豬生産支持力度的背景下,生豬價格為何越來越難以控制?生豬生産週期性波動為何越來越短?基層養豬到底是什麼狀況?制約生豬生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如何才能讓政府和百姓不再為豬價糾結?

  8月中上旬,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歷時半月,深入到堪稱生豬生産與消費大省的河南、湖北、廣東三省,實地採訪了近百家散養戶(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型養殖戶)、數十家規模化養殖場,以及中糧、雙匯、雨潤、溫氏、雛鷹等國內生豬養殖及肉類加工企業,並與三省畜牧業主管部門官員進行了座談,以期找到影響“豬週期”的真正原因。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江宜航

  經過兩周回落和一週持平後,國內豬肉價格再次止跌反彈。商務部8月1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周(8月8日至14日),豬肉價格比前一週上漲0.1%。此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我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5%,創下2008年7月以來的37個月新高。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6.7%,對CPI的貢獻仍然超過兩成。

  對於今年持續暴漲的豬價,目前普遍的説法是飼養成本增加導致散養戶大規模退出,以及疫病暴發導致生豬存欄減少。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通過對河南、湖北、江西和廣東等地的調查發現,與去年同期相比,生豬存欄和出欄數量並未減少,而散養戶的大規模退出,也是幾年前、甚至是10年前的事情,今年並未出現散養戶大規模退出的現象。

  生豬存欄出欄沒有減少

  “萬年的養豬業一直以規模化養殖為主,散養戶和家庭庭院式養豬早在10年前就已基本退出。從萬年的情況來看,生豬存欄和出欄不是比去年少了,而是比去年多了。”8月18日,江西萬年生豬産業集團董事長、萬年縣吉星種豬有限公司董事長汪世彪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

  汪世彪告訴記者,作為生豬生産大縣和供(香)港商品豬基地,今年萬年生豬養殖企業數量沒有增加,仍然保持在56家(戶),但養殖規模有所擴大,僅他本人的吉星公司與另一家養殖企業,就分別新建了一個20萬頭和1萬頭的豬場。“目前全縣生豬存欄超過50萬頭,預計全年出欄商品豬100萬頭以上,比去年增加25%左右。”汪世彪對本報記者説。

  國內最大的畜禽養殖企業——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給本報記者的數據同樣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共出欄商品豬292萬頭,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預計全年出欄商品豬將達到650萬頭,遠遠多於去年的505萬頭。

  與這些大型豬場和大型養殖企業相比,小型豬場雖然沒有出現大規模擴欄現象,但也保持了溫和的增長態勢。

  河南省鄢陵縣只樂鄉河徐村和湖北省監利縣新溝鎮永固村都是養豬專業村,養豬歷史(不包括以前的家庭庭院式養殖)也都超過10年。現年59歲的鄢陵縣只樂鄉永興豬場老闆徐體仁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河南,家庭庭院式養殖模式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就基本退出,他本人就是從1996年開始在自家承包地上建豬場開始規模化養殖,目前,他的豬場常年保持著120頭能繁母豬、500—600頭育肥豬的存欄規模。在該村,與他規模相當或略小的豬場有近40家,年出欄商品豬10000頭以上。

  “今年的行情從來沒有出現過,像我們這樣自己管理的小豬場,出欄一頭商品豬至少能掙800—1000元。”徐體仁告訴記者,從河徐村的情況來看,今年雖然沒有出現村民跟風養豬現象,但與去年相比,幾乎所有的養殖戶都或多或少地擴大了養殖規模,生豬存欄和出欄數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監利縣新溝鎮永固村的情況也差不多。據該村永鑫養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敏介紹,共有290余戶人家的永固村現有養豬專業戶40余戶,其中規模最大的為村民鄧少華投資300多萬元建設的恒發養殖有限公司,現有存欄母豬350余頭,年出欄商品豬6000頭以上。

  “2010年,鄧(少華)的豬場染上疫病後,幾乎全軍覆沒。去年補欄後,今年上半年已經出欄商品豬2000多頭,預計全年出欄將達到6200余頭,高於去年水平。受今年好行情影響,其他養殖戶的養殖規模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陳敏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説。

  湖北省畜牧獸醫局提供給本報記者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省畜牧業主要指標穩步增長,其中,生豬出欄1958萬頭,同比增長5.26%;牛出欄80萬頭,同比增長2.58%;羊出欄265萬隻,同比增長3.61%;家禽出籠23400萬隻,同比增長15.19%;豬牛羊禽肉産量209.4萬噸,同比增長4.71%。此外,據該局對全省65個規模飼養場(戶)的監測,能繁母豬存欄8.01萬頭、生豬存欄65.8萬頭,環比分別增長1.38%和5.90%。

  “全省生豬市場供銷兩旺,各地養殖者填槽補欄積極性高,沒有出現生豬存欄和出欄減少情況。”湖北省畜牧獸醫局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處處長施秋艷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説。

  規模化養殖場存在假養現象

  不過,與這些實實在在以養豬為業的養殖企業和養豬戶不同,一些衝著國家支持生豬産業政策而來的規模化養豬場,則普遍存在假養現象。

  湖北省仙桃市宏盛牧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總投資3000萬元、佔地面積120.02畝、年出欄兩萬頭生豬(其中種豬7000頭)的標準化豬場,由湖北裕波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與仙桃市畜牧獸醫局共同出資成立。

  8月5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到達該養殖場時,正碰上仙桃市畜牧獸醫局局長一行在該場安排8月8日農業部官員來場檢查事宜。據該養殖場場長黃海清介紹,宏盛豬場建於2009年,現有能繁母豬1200余頭,公豬30頭,育肥豬2000余頭,建成至今,沒有滿過欄。

  據當地一位從事飼料業務的人士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介紹,在仙桃,號稱萬頭規模的豬場共有16家,真正能出欄5000頭商品豬的豬場估計一家也沒有。

  “那個豬場(仙桃市宏盛牧業)還算好的,畢竟老闆是本地人,也有經濟實力。離我們村不遠,有一家招商過來的所謂萬頭豬場,實際上從來沒有超過500頭,上面來檢查時,都是從其他豬場調豬應急充數。”同日,在監利縣新溝鎮永固村永鑫養豬專業合作社,談起當前養豬業現狀時,該社副理事長、恒發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少華對本報記者説。

  據鄧少華介紹,近年來,國家為了支持生豬生産,先後出臺實施了能繁母豬補貼政策、能繁母豬保險政策、生豬標準化規模飼養場扶持政策、生豬良種補貼政策、生豬強制免疫政策,以及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等。

  “這些政策的實施,雖然在穩定生豬生産、保障生豬供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給生豬市場帶來了嚴重的後果。”鄧少華告訴記者,一些與養殖業相關或不相關的大型企業,利用其強大的品牌優勢,到處跑馬圈地,實際上並沒有實實在在地去養豬,嚴重影響了生豬産業的健康發展。

  相關報道

  生豬調查(2):雨潤的“空手道”

  作為一名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在縣級畜牧獸醫部門擔任了13年局長的基層畜牧業主管官員,吳棘對於目前的養豬業非常擔心:“如果國家再不採取有效措施,任由目前這種狀況發展下去,不遠的將來,豬價就很有可能被一些企業所操縱。”

  生豬調查(3):傷不起的免費疫苗

  政府發放的免費疫苗,不但沒有售後服務,出現問題也是索賠無門;而自主採購的疫苗,不僅能夠得到廠家提供的良好服務,一旦因為疫苗質量問題給養殖戶造成損失,索賠起來也比較容易。

  生豬調查(4):生豬危機

  我國規模化養殖的豬種90%以上係國外品種,這些豬吃的飼料主要是玉米、豆粕和麩皮。目前,豆粕基本上依靠進口,一旦玉米失守,中國餐桌將不保。

  “國家一定要警惕國外的豬種陰謀,下大氣力開發適合中國養殖、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豬種。否則,我們的餐桌將被發達國家控制。”雷賢忠告訴記者,當前,除了個別豬場出於品種保護目的,還在堅持飼養一些地方優質豬種外,我國豬種市場基本是洋豬種(杜洛克、長白和大約克,簡稱杜長大)一統天下。

  生豬調查(5):廣東探索

  “在本地生豬供應缺口仍然高達40%、外省生豬調入逐年減少的背景下,大力推進重點生豬養殖場建設,對於加快廣東生豬産業升級步伐,保障生豬供給穩定和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必由之路。”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程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