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吳睿鶇
面對一路上漲的物價,怎樣進行合理的投資和消費,既能保證適當的收益率不至於荷包太“縮水”,又能省錢少浪費保證生活品質不下降?媒體發現了各路“抗通脹達人”,從“買菜”到“買房”,揭秘他們在CPI高位下的種種理財高招。
草根的智慧無處不在,居高不下的物價催生了民間“抗通脹達人”。隨著一份“省錢攻略”走紅網絡,立馬受到普通老百姓的追捧,這份“攻略”介紹了不少省錢的妙招:比如最好盯著一家品種多的菜攤買,並且經常在同一家買。其中不趕早趕巧避開早高峰,變“趕早”為“抄底”,被奉為買菜的“必殺技”。還有,其他的“衣、住、行”也是妙招連連。
面對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6.4%,創36個月來新高的現實,不管民眾是再高明的“抗通脹達人”,也會在高企通脹形勢面前敗下陣來,生活質量還是會“穩步下降”。中國央行6月16日發佈的“2011年二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居民對物價滿意度偏低,由於通脹上行趨勢依然沒有轉變,居民對物價滿意度已連續數月下挫,達到“史上最深的谷底”。倘若通脹勢頭不能遏制的話,不僅會影響到居民的消費能力,而且最終將損害我國經濟的肌體。
顯然,目前物價已經高到難以承受,靠百姓省錢無法省出更多的購買力,超出極限還會影響社會穩定,因此,增加居民收入應是當前最首要任務,這也是我國“十二五規劃”藍圖的重要目標。具體講,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的比例。今年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累計26125.74億元,同比增長33.1%,但與一季度居民收入同比增長12.3%相比,前者是後者的近三倍,這意味著,提高居民收入離理想預期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由於低收入群體抵禦通脹壓力的能力較弱,國家可通過智囊團,對農村農民、城鎮的農民工包括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等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進行梳理,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預警機制,對市場波動對各個利益群體造成的利益影響,進行全面分析,然後,通過轉移支付的公共政策,來消解物價上漲對弱勢群體的影響;鋻於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銀行有必要啟動居民保值儲蓄,由財政資金來提供補貼費用;此外,在通脹預期下,政府應在稅收、融資方面提供差別化的政策,來提高低收入者規避投資風險的能力。不能讓“抗通脹達人”長期“抗並痛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