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 朱宇琛
自5月19日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時間已經過去近一個月。由於對南方稀土行業“前三”的標準仍未明確,被列在“三甲”候選名單上的企業們變得異常謹慎,都不願對政策作出正面表態。但,平靜只是表面現象。面對稀土礦資源的巨大誘惑,以央企為代表的各大企業都在摩拳擦掌,而在南方稀土行業“三甲”名單敲定前夕,行業內部更是暗流涌動。
實力央企志在必得
《意見》明確提出,稀土行業“前三”佔有的行業份額要達到80%。業內人士認為,這標誌著借政策之手,混亂而分散的南方稀土版圖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新洗牌,重劃勢力範圍。一些大企業夢寐以求的稀土資源,可能近在咫尺了。
但是,如何劃定行業“前三”?用什麼標準劃定?《意見》中卻並未明確。這也成為政策發佈近一個月來業內反復討論的話題。
“我們到現在也搞不清楚標準到底是什麼。但相信目前可能大局已定。”南方一家大型稀土企業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意見》發佈當日,中國稀土學會有關人士曾向本報透露,行業“前三”的組成“應該以央企和地方性國有大型企業為主”,但沒有見到具體名單之前,誰也不敢説穩操勝券。
在涉足南方離子型稀土産業的企業中,既有五礦集團、中鋁公司、中色股份這樣的央企,又有廣晟有色、廈門鎢業以及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這樣極具實力的地方性企業。
在上述“備選名單”中,前三家都是央企,其中五礦更掌握了南方最大的稀土冶煉分離能力。而後三家則是地方性大型國有企業,其王牌是掌握著本地區最主要的礦資源。
問題出現了。稀土整合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資源的整合和保護,但是,若以資源擁有量為主要標準計算,三家央企由於一直沒能正式獲取採礦權,很可能無一入圍。這無疑有違政策本意。
但轉機也同樣存在。一位有色金屬行業協會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在相關部門看來,冶煉分離能力一直被認為是更具有代表性和説服力的數據。加之政府通過央企實現對我國稀土資源控制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結合各項指標後,座次將重新排列。其中,最具競爭力的將分別為五礦集團、中國鋁業公司、中色股份和廣晟有色。
五礦幾乎是公認的“領頭羊”,其在江西深耕多年,雖然沒有獲得礦資源,但目前已掌握了14000噸/年的稀土冶煉分離産能,為南方最大。也許正因為位置穩固,五礦方面在《意見》發佈後,表現平靜。公司婉拒了本報記者當時提出的採訪要求,但表示待“塵埃落定後”,“不妨換個角度,多關注一下五礦在稀土方面的做法,做些詳細的報道”。
另一家大央企中鋁則明顯“按捺不住”了。6月7日,中鋁火速出擊,宣佈已整合了5家位於江蘇的稀土企業,成立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並稱已經獲得了稀土礦資源。
這5家企業分別為獲得了指令性生産計劃指標的稀土分離企業及一家貿易公司,在完成重組後,中鋁宣佈,公司現擁有的探礦權及採礦權的稀土礦資源量、稀土分離能力合計達3.47萬噸∕年,擁有的稀土運營資産超過12億元。中國鋁業公司新聞發言人袁力當天對本報記者表示,整合後,中鋁已經擁有礦資源,但“具體儲量尚不方便透露。”
江蘇是國內最早發展稀土冶煉分離技術的省份,但現有的可查資料中,並沒有顯示稀土資源的儲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信部和國土資源部日前下發的《2011年稀有金屬生産指令性計劃》中,江蘇省只獲得了冶煉分離産品的生産指標,“礦産品”一欄為零。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中鋁在新聞通稿中有關“公司現擁有的探礦權及採礦權的稀土礦資源量、稀土分離能力合計達3.47萬噸∕年”的表述,“非常不專業”。“稀土礦資源量、稀土分離能力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相加沒有意義。”
不過,資本市場依然做出了熱烈反應。由於中國鋁業公司為上市公司“中國鋁業”的母公司,在宣佈整合消息後一個交易日,中國鋁業一字漲停。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鋁的急進正是為了在“三甲”名單最終確定前,為自己增加籌碼。
與其他企業相比,中鋁是稀土行業的“新丁”。上述知情人士認為,嚴格説來,中鋁2010年才正式涉足稀土産品生産。一年來儘管四面出擊,但此前卻始終止步于冶煉分離。因此,與五礦集團、廣晟有色等老牌企業相比,中鋁無論從資源佔有量還是技術能力上,都資歷尚淺。從中鋁發佈的新聞稿看來,此次整合江蘇企業,讓中鋁得以宣佈自己已經擁有完整産業鏈,順應了政策要求。“雖然擁有‘重量級央企’的巨大優勢,但中鋁終究需要更多籌碼來贏得主動。”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時至今日,其籌碼已經大大增加。
第三個名額花落誰家
“相信目前懸念最大的,就是第三個名額花落誰家了。”多位行業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而第三個名額的備選焦點就集中在中色股份和廣晟有色上。
中色股份作為央企,正式涉足稀土産業須從2008年競購澳大利亞稀土礦業公司Lynas算起。雖然收購最終沒有成功,但中色隨後在國內進行了一系列運作。包括在廣東成立中色南方稀土(新豐)有限公司,中色稱建成其後南方離子型稀土分離能力將達到7000噸/年,將成為目前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南方離子型稀土分離企業。
而廣晟有色則背靠廣東廣晟有色金屬集團,目前已擁有廣東省內僅有的4 張稀土採礦證中的2張,是廣東省內唯一合法的稀土採礦權人,未來還有望整合平遠縣和新豐縣所有稀土資源。此外,廣晟有色還“滲入”江西,建立江西廣晟稀土,成為其冶煉分離基地,並託管江西萬安稀土礦。
“形勢複雜,簡單來説,兩家企業相比,中色是央企,但不掌握資源;廣晟産業鏈較為齊全,是廣東的稀土整合平臺,但卻受限于地方性國企的身份。”一位行業分析人士指出。
目前,處於敏感時期的中色和廣晟有色均保持緘默。其中一家企業有關人士在與記者聊及此話題時,坦言,“公司現在不會有任何動作”。“大局已定。我們如果入圍了,就不需要做其他工作;如果沒有入圍,那努力也沒用。中鋁的動靜我們看到了,但我們決定按兵不動。”他表示。
央企與地方進行項目合作或成主流
對於相關政策,坊間還有另一種解讀,即“政府只是要求前三要達到80%的産業集中度,但具體誰是前三,不一定要固定,大家可以競爭”。
業內評述,一旦明確上述政策導向,南方稀土版圖上的混戰可能永無休止。“這應該不符合政策精神。要求提高集中度,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資源,而非在爭奪中內耗。”
那麼,將以什麼途徑達到提高産業集中度的目標?對此,業內普遍認為,稀土行業規模較小、政策重視程度較高,這些都有利於推動行業進行整合,從而提高集中度。
“首先,稀土行業在中央層面受到的重視是史無前例的。”多位券商分析師與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政策的強力執行,讓稀土行業整合大潮不可阻擋。這一從上至下的行業整頓從去年開始,貫穿全年,也造就了資本市場上稀土板塊波瀾壯闊的行情。在“稀土效應”的帶動下,各類與“稀有”沾邊的金屬都希望能夠打上“類稀土”標簽,期望能夠複製稀土行情。
除政策的強力推動外,稀土行業的“小”也為其整合提供了便利。“不像鋼鐵這類大産業,作為一個很小的行業,稀土的整合困難會相對更小。”上述人士提及,稀土的分佈較為集中,目前我國稀土氧化物的年産量不到13萬噸,且幾乎沒有新的資源儲量出現。在現有的框架中,各地已經先期進行了整合工作。以整合最為成功的內蒙古為例,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包鋼稀土對內蒙古地區的稀土産業整合已經基本完畢,並獲得了稀土專營權。南方的離子型稀土分佈雖然更為分散,但江西、廣東、福建各地都已經以本地優勢企業為平臺,進行了礦權收歸。也就是説,今後的整合,重點是中央與地方的利益分配。
最後,整合必然需要平衡央企與地方之間的利益。在這一點上,根據多位業內人士的分析,央企與地方進行項目合作的方式將成為主流。
以江西為例。目前,江西省88張採礦權全部集中在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手裏。江西省內的所有冶煉分離企業,包括五礦、中鋁、廣晟等在內所擁有的企業,都必須從贛州稀土礦業手中購買礦産品原料。可以説,贛州稀土礦業掌握了江西稀土資源命脈。該企業還在積極尋求獨立上市。
就是這樣一個極其強勢的地方企業,如果按照《意見》中的有關精神,若無緣前三,就極有可能面臨被分解的命運。其擁有的採礦權,最終可能被某個或者某幾個企業收購。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礦權的重新劃分是以國家實現資源的保護性開採為最終目的,部分礦區還有可能以“資源(地)儲備”的形式被整體保護,不允許開採,但負責實際操作的企業在稀土産業中的實力無疑將大大增強。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整合關乎重大利益,因此更加需要考慮週到,對各方利益進行平衡。“相信有關部門會用轉移支付、支持央企參股的形式推進。同時,央企通常與地方政府簽訂各種合作協議,承諾將在當地有多少投資額,解決多少就業,為當地的企業實現什麼樣的發展目標等等。”上述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人士分析。
其實這種思路在早前國資委官員的表態中就已初露端倪。今年年初,在回應是否會將中鋁和五礦兩家央企的稀土産業進行整合,打造中重稀土航母的問題時,國資委研究局副局長楚序平表示,雖然國資委在此方面沒有動作,“但國資委態度非常明確,支持中央企業對稀土産業進行整合,透過股份制方式吸收各地方的企業,包括私人企業參與整合,提高規模經濟的水平。”
作為被分析人士反復提及的兩個企業,贛州稀土被認為很可能以股權收購的形式歸於央企,而廣晟有色則被預計將與中色股份以合作的形式共同開發位於廣東新豐的稀土資源。不過,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不一定以中色為主導,廣晟有色實力很強”。
下半年或嚴控産量
無論版圖如何劃分,完成整合後,中央對我國稀土資源的控制力都將大大增強,生産和出口兩個方面的總量控制也將進一步嚴格。
以生産為例。每年下達、但每年都超標,被業內視為“形同虛設”的生産指令性計劃,今年又面臨超額的局面。根據國土資源部和工信部發佈的文件,2011年離子型稀土開採指標為1.34萬噸。由於稀土價格飆漲, 以及行業管理力度不足,今年1-4月離子型稀土産量超指標增長。根據江西省工信委公佈的稀土數據顯示,今年1-4月,江西單一稀土金屬産量為5694噸,同比增長30.15%,折合稀土氧化物産量在6600噸左右,接近全國全年指標的50%。按此形勢發展,超標幾乎不可避免。
隨著政策的出臺,“1-2年”的目標設定將對行業整合的推進起到明顯督促作用。有券商預計,下半年離子型稀土的産量將受到嚴格控制,環比降幅可能超過60%。今年1-5月,鑭、鈰等前期漲幅相對較小的輕稀土品種有望走出補漲行情。
另外,離子型稀土也存在因整合和收儲帶來的供應量下降預期。鏑、鋱等離子型稀土元素被視為接下來最具上漲潛力的品種。“接下來就不再是炒稀土的整體概念,而是炒元素了。”上述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人士表示。
■小貼士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種類分為輕稀土和離子型稀土。輕稀土主要儲藏于我國北方,以鑭、鈰、鐠、釹等為代表。離子型稀土(即通常説的中重稀土)則主要儲藏于我國南方,包括鋱、鏑、銪、鈥、鉺等元素。與輕稀土相比,離子型稀土由於儲量更少,且部分元素基本只有我國擁有,因此顯得尤為珍貴,鋱、鏑的價格也遠遠高於其他稀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