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透視購物卡屢禁不絕之謎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5日 0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核心提示:購物卡正在成為貪官受賄的某種新形式。它充當灰色資金流的載體,流動於行賄者與受賄者之間。購物卡正借著“人情往來”的隱形外衣行走于腐敗的灰色地帶,成為不法分子行賄受賄的“新寵”。國務院日前召開第四次廉政工作會議。溫家寶在講話中強調,今年要切實加強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工作,堅決整治收送禮金問題,對收送各類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商業預付卡的,以收送同等數額的現金處理。

  溫家寶:幹部收購物卡將按現金受賄處理

“紅人” (新華社資料漫畫)

  賄賂犯罪購物卡屢禁不絕“貓膩”何在?

  賄賂犯罪購物卡為何受“青睞”?

  購物卡辦理、使用簡便。購物卡是採用“預付儲值款”形式、無記名銷售的有價憑證,行賄人購買簡便,受賄人使用亦不需提供任何身份證明,使用簡便。購買、使用簡便,為個別人行賄,“托事説情”提供了便利條件而逐漸成為行賄人的首選。

  購物卡發送隱蔽,風險較小。購物卡攜帶方便,既可以在辦公室,也可以在家裏完成,具有高度的隱蔽性。同時,收受購物卡每次的數額較小,但次數較多,給檢察機關查證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如某建設局排水維護管理處主任王某,從2001年起,在“兩節”期間收受多家建築公司送的購物卡38次,累計價值30余萬元,直到2009年年底才被查處。

  購物卡處理簡便,洗贓方便。受賄者收受購物卡後,處理方式多樣,可以方便快捷地實現洗贓:直接去商場、超市消費使用,而不會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出讓小部分利益,轉手賣給購物卡倒賣人員兌現現金,不留痕跡。這種簡便,為受賄人減少了收受賄賂的心理壓力,在收受購物卡時不再像收受現金、銀行卡等有所顧慮。

  送卡人風險小,容易規避。由於每次送的購物卡多者不過5000元,少者僅為500元,數額較小,即使案發,也因其數額較小達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以較小的風險換來較多“好處”,讓行賄購物卡越來越成為社會風氣。

  如何監管購物卡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購物卡監管防範對策

  建立購物卡使用的實名制。當前,許多單位常通過發放購物卡的形式給職工分配福利,加上合法充值購物卡消費群體的存在,使得購物卡的洗贓方式易於混雜在合法行為之中,追查難度極大。因此,建議建立購物卡辦理使用的監管備案制度,對購物卡所屬權益實行全過程動態監管,保證購物卡所屬權益和使用明細的透明化,從源頭上防止購物卡演變為行賄工具。

  加強廉政教育。查辦的受賄案中,涉案人大都有一種從眾心理,認為“春節”、“中秋節”收受關係單位“紅包”、“禮金”,是一種“社會普遍現象”,而放棄了對自己的約束。對此,建議紀委、檢察機關等預防和查辦職務犯罪案件的職能機關,要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尤其是在“兩節”期間,重點開展廉政教育,強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廉政意識,消除受賄者在思想上的認識誤區。

  加大對行賄人查處的力度。建議有關職能部門,在建立購物卡購買、使用實名制的基礎上,通過過程監督、動態監督等措施,對大量購買購物卡的單位、個人,以及大量使用購物卡的個人進行監督,增加行賄人行賄的風險。

  購物卡考驗反腐調適能力

  腐敗産生於經濟社會的土壤,地塊越大、結構越複雜,滋生腐敗的罅隙也就越多。社會財富大為豐富,經濟活動大為增加,經濟主體不斷萌生,腐敗産生的條件也更多,當前的情況就是如此。如何有效管理和引導類似購物卡的新事物,不僅考驗監管機制的科學性、合理性,也考驗相關部門在經濟社會轉型期的“調適能力”。只有及時跟進,才不至於在新問題前敗下陣來。

  “幹部收購物卡一律免職”還須落實

  逢年過節送禮風不絕,對黨員領導幹部的廉潔自律是一次嚴肅的考驗。因此,節前反腐,的確非常必要。但是,反腐敗,絕不是單靠發一兩個通知、開一兩次會議就能立竿見影的。在反腐敗的問題上,只有上下聯動、幹群齊心,共同抵禦、一起防範,才能取得實效,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才能以新成效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