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回歸“穩健基調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4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2011年國際環境存在不少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我國經濟增長相對平穩,但物價上漲壓力較大。金融調控要重點體現“四防”,防通脹、防資産價格泡沫、防“熱錢”異動和防金融風險。“穩健”貨幣政策要做到:一是貨幣政策應中性略緊;二是要發揮信貸政策的結構調整功能;三是要加強金融監管和防範金融風險。此外,預計2011年M2同比增速約為16%,人民幣新增貸款增長約為7.5萬億。

  金融調控面臨不確定性的國際國內環境

  2011年,國際環境存在五大不穩定或不確定因素:一是全球經濟復蘇進展緩慢。IMF、經合組織等預測,2011年世界經濟增速較2010年將略有放緩;二是各國復蘇前景和經濟政策將進一步分化,國際協調和合作難度加大,矛盾和衝突增加;三是美聯儲等發達國家央行維持超低利率和數量寬鬆的流動性投放將導致全球流動性持續氾濫,國際短期資本流動活躍,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熱錢”衝擊;四是美元已處於歷史低位,如果美元維持弱勢,將使各國匯率衝突升級;五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會繼續深化和蔓延。

  2011年,我國經濟有望保持“穩中略有回落”的態勢,物價上漲壓力較大,金融調控需要在“保增長、調結構與管理通脹預期”之間重新權衡。儘管“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將給我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為內需增長創造更為廣闊的空間。但是,2011年也有一些不利於我國經濟增長的因素,如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貿易摩擦加劇、人民幣一定程度的升值可能對我國出口造成衝擊,宏觀經濟政策刺激力度減弱將對經濟增長形成“降溫”。總體來看,我國經濟增長仍有望保持9.5%的增長,略低於上年,這有利於物價總水平的穩定,但目前通脹成因複雜,長短期因素相互交織,目前物價上漲壓力較前兩次要更大,對我國當前及未來的通脹壓力和風險需要高度重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金融調控的新要求

  201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1年要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與2010年相比,2011年金融調控將出現以下變化:一是貨幣政策將表現為中性略微偏緊。2011年金融調控將繼續加強信貸和流動性的控制,出臺加息等緊縮措施,其收縮力度和效果將要大於上年,貨幣條件將繼續從應對危機狀態穩步向常態回歸。二是著力提高針對性和靈活性。金融調控要更注重防範金融風險以體現“審慎”,要根據新形勢、新問題,更“靈活”,更強調相機抉擇。三是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增長、調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要“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四是按照總體穩健、調節有度、結構優化的要求,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把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

  實行穩健貨幣政策實現“四防”目標

  從2011年國際國內經濟金融環境出發,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我們認為,2011年金融調控將重點體現為 “四防”:一是防通脹,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二是防資産價格泡沫,尤其是房價泡沫進一步膨脹;三是防“熱錢”異動;四是防金融風險。

  第一,貨幣政策重回“穩健”。“穩健”的貨幣政策首先要體現為“中性略緊”,對貨幣信貸投放規模加以控制。“管理通脹預期”、“控物價”都需要避免貨幣濫發,“調結構”則需要避免融資條件過於寬鬆。其次,要發揮信貸政策的結構調整功能,通過窗口指導引導貸款投向,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再次,在銀行體系風險上升、“熱錢”威脅金融穩定時,需要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預計2011年M2同比增速在16%左右,人民幣貸款全年投放規模為7.5萬億左右。

  第二,適當控制信貸規模,引導信貸結構調整。在總量上,2011年信貸政策要適當控制信貸規模,既要滿足經濟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又要為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創造良好的貨幣環境;在信貸結構調整上,要做到“有扶有控”,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在貸款投放進度和節奏上,要繼續引導商業銀行均衡放款。

  第三,加強流動性管理和控制。2011年全球流動性充裕、國際資本流動活躍,流動性管理和控制面臨挑戰。如果 “熱錢”流入加劇,過多資金滯留銀行體系內,導致貨幣市場流動性過剩,則應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小幅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適當回籠和鎖定資金。如果貨幣市場出現階段性資金趨緊,則需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資金來及時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

  第四,適時加息,解決負利率問題。2011年物價上升壓力較大,隨著CPI走高,實際負利率現象有擴大的可能。“負利率”的存在不利於控制通脹預期,也不符合房地産市場調控的要求,容易引發資産價格泡沫的金融風險。為此,2011年需要適時、適度加息,以緩解“負利率”程度。

  第五,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求匯率彈性不斷增強,這有利於我國應對通脹,減輕輸入性通脹壓力;有利於貨幣政策更具獨立性,更好地發揮效力;有利於促進外貿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因此,未來人民幣匯率仍應保持小幅升值態勢,避免出現過急、過快的升值。預計2011年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幅度將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步伐將有所加快,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將在3%-4%。

  第六,提防“熱錢”異動,加強資本和金融項目監管。從控制“熱錢”流入角度來講,要全方位監控熱錢流入渠道,實現多部門協調配合。同時還要加強國際合作,全球範圍內監視可疑資金流動。同時,也要防範“熱錢”快速撤出,要加強對短期國際資本跨境流動的監測與管理,密切關注美國匯率和利率政策變化對世界資金流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