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新華視點:樓市暗流涌動 調控能否再出政策利器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0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新華網北京9月19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陳芳、葉鋒)局地房價“抬頭”,成交“回暖”初顯,“地王”再次登場,房企“見好就漲”……當下房地産市場在“金九銀十”的預期之下“暗流涌動”,房地産調控面臨新的挑戰。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採訪發現,與此前有所不同,近期一些政府部門對樓市表態不約而同:堅決將調控進行到底。部分人士甚至表示:寧不要“金九銀十”,也要將房價穩住。人們關注的是,調控能否再出“政策利器”?

  目前“回暖”屬於什麼性質?

  “北京樓市成交量暴漲”、“廣州驚現‘日光盤’”、“福州又有人通宵排隊”……近段時間,蟄伏的樓市又開始躁動,真假難辨的消息層出不窮,不斷刺激著市場的神經。

  如何看待當前樓市的“回暖”?是曇花一現,還是重回升勢?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經歷了半年調控,樓市累積的剛性需求,如臨近開學、結婚集中期等,有些確實開始釋放,部分熱點城市樓盤的成交量開始上升。

  8月,廣州市十區新建商品住宅網上簽約均價為12056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6%。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商品房8月銷售面積6886萬平方米,雖然同比下降10.1%,但環比7月上升了6.5%。

  中原地産的高級分析師認為,市場近來有所活躍,與政策的短暫“靜默”、部分樓盤的促銷,以及需求“試探性入市”有關。當然,其中也不乏開發商等利用即將到來的“金九銀十”,給低迷的樓市打氣,“人造回暖”也曾在以前的調控中反復上演。

  以上海為例,中原地産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該市新建住房銷售面積為13.96萬平方米,環比7月份增加了30.9%,但同比下降41.9%。

  多年研究內地樓市的房地産專家蔡為民統計了一熱點城市,“目前在售的樓盤約有650個,其中降價的約有110個,漲價的有10-20個,其餘價格大致不變,一小部分是‘試探性漲價’。”

  少數高檔樓盤市場活躍的背後,是嗅覺靈敏的投資客的回潮。僅有剛性需求,房價保持穩定;若涌進過量投資投機性需求,房價將會受到衝擊,這是基本的市場邏輯。

  中央黨校研究員曾業松提醒,“回暖是指一種長期向好態勢的開端,而目前少數成交量的反彈,只是季節性表現,樓市依然敏感而脆弱。在前期調控壓力下,從投機者到房地産商,‘寒噤’已過,有的又開始豪賭未來升值預期,暗流涌動。樓市回歸理性,顯然仍需加大調控,強化執行力。”

  後市“漲跌”還會有何變數?

  房價是跌是漲?目前兩派觀點分明。“看跌”方認為,隨著調控持續,下半年的供應量將明顯增加,而房企資金壓力也將加劇,此二者將強化房價下調的預期。

  中原地産研究董事程澐分析,今年第二季度全國商品住宅新開工面積達到3.77億平方米,新開工面積和銷售面積的差值達14083萬平方米,兩者均為近年來最高。由此可見,未來半年將迎來住宅供應的高潮。

  統計數據還顯示,今年1至8月,房地産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44363億元,增幅連續8個月回落。從資金結構看,來自國內貸款、定金及預售款等增幅明顯減少,而企業自籌資金比例大增,上市房企負債率也迅速提高,房企的資金鏈明顯正在收緊。

  但另一方面,“看漲”方則認為,房價上漲的“暗火”已經點燃。9月份,廣州番禺、上海黃浦江等地塊紛紛創出當地住宅用地價格新高。

  “2009年,資本、土地和住宅三市場互推互漲,造成房價飆升;這次調控對房企的融資渠道已經卡緊,但必須提防‘麵粉’上漲提升‘麵包’漲價預期。”永慶房屋公司總經理陳史翎説。

  此外,樓市供應“結構性失衡”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有多個省區市1至7月份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開工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個別地區開工率只有38%。

  華遠地産董事長任志強認為,如果保障房任務能夠完成,至少可以分流20%以上的商品房購買人群,如果保障房看不見,“他們會認為等下去沒有希望,就會重新尋找市場,這樣醞釀的反彈力量是存在的”。

  “目前市場調整的程度,無論離調控政策本身追求的目標,還是老百姓對調控效果的預期都還有距離。”中國房地産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説。

  專家指出,熱點城市房價依然高企的數據表明,調控政策在短期內雖初見成效,但房地産市場能否健康發展,仍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如何穩定市場預期,是考驗新一輪調控是否見成效的重要內容。

  防報復性上漲應否再出“政策利器”?

  眼下,樓市已經迎來傳統意義上的銷售旺季,往年的“金九銀十”能否重現?對此,有開發商宣稱:“下次開盤,至少漲10%。”而一些熱點城市房地産管理部門人士則表態:“我們有足夠的政策‘子彈’,寧願不要‘金九銀十’,也不能讓房價報復性上漲!”

  上海近日實施相關規定,對高價位樓盤的入市進行更嚴的行政監管:對高價位樓盤的銷售方案進行“重點復核”,禁止“坐地起價”。

  “不希望地價和房價過高,也不希望二者漲幅過大。”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龐元説。國內一些知名銷售策劃機構近日也在釋放信號:高價位樓盤此時入市,“不合時宜”。

  控制高價樓盤入市,畢竟只是“權宜之計”。中國房價連漲幾年,其間還經歷了兩輪嚴厲調控,但房價如皮球一般“越拍越高”,殷鑒不遠,此輪樓市調控如何從根本上打破“屢調屢漲”怪圈?

  首先,繼續從嚴管住“銀根”。在購買端,要保持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的高壓態勢。記者了解到,近期房價一度暴漲的京津冀市郊房貸政策進一步收緊,部分“虛漲”的房價隨即下跌。在開發端,除對銀行貸款、資本市場融資等渠道要繼續嚴控之外,對預售資金的監管也亟待加強。

  其次,確保“麵粉”和“麵包”的充足供應。9月上旬,上海市房管局下發通知,重申“3萬平方米以下樓盤必須一次性上市預售”等規定。土地方面,上半年完成情況不容樂觀,一些地區推地量不過三四成。三季度以後的土地供應壓力加大,對市場影響殊為關鍵。

  第三,“問責”程序必須有實質性啟動。今年4月出臺的“國十條”明確提出,“建立考核問責機制”。近期有關部門更已就土地閒置處置不力、保障房建設滯後等問題明確了問責的“時間表”,對此能否“動真格”?當拭目以待。

  樓市健康不僅事關經濟運行,更是關乎民生的大問題。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等多位專家表示,面臨各方角力的博弈,近期房産稅等二次調控話題再次引起高度關注。新添政策利器,鞏固既有調控成果,反映了市場對樓市調控的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