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中國書畫類藝術家 >

篆刻藝術與傳統文化關係簡論

發佈時間:2013年07月11日 17:3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的篆刻藝術源遠流長。自殷商肇始至周秦定制、漢魏成熟、晉唐延續、宋元藝境萌發、明清文人積極參與、近現代百花齊放皆與中華傳統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篆刻藝術與書法繪畫等其他的藝術門類相同,究其根本就是東方文化思想的抽象闡釋,就是濃縮的文化精髓,就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象徵與隱喻。故曰:“稱名也小,其類也大”、“方寸之地,氣象萬千”…..篆刻與書畫等其它藝術也是相互生參啟迪的,.縱覽自明至近現代書畫大師如:文彭、程邃、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等等莫不是自研究篆刻入手,繼至書畫印相融的藝術巔峰。可以説篆刻藝術是中華傳統藝術的集大成者。中外學者皆稱篆刻是藝術寶塔塔尖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但所有的藝術都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如果失去其文化背景與深刻內涵,也就不足稱之為藝術了。所以説我們現在研習篆刻要與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要找到其發展演變的規律,體味出篆刻藝術的真正意趣之所在,才能更好理解篆刻藝術的表現旨歸。

       篆刻一詞是基於其藝術形式與文化內容相結合而定名的。古時所稱的“璽”、“印”、“章”、“寶”、“戳”、“記”等等皆以實用為主,欣賞為次。以印綬名稱別社會地位之高下。西漢楊雄在其著《法眼》一書中喻文藝為“雕蟲篆刻,壯夫不為”的一句話,是篆刻一詞的最早來源,但這個“篆刻”的內涵是指“詞賦”。到了元末葉景修所輯《漢唐篆刻圖書韻釋》一書中,這個“篆刻”的概念已是“圖書”即印章的概念了。元代的文人已參與到篆刻創作中了,趙子昂用印皆為自己所篆,倩工匠完成。其實相傳宋人蘇東坡、米芾也是自己寫印稿後請工匠刻成,不過無史可考而已。明代的徐官編寫的《古今印史》一書中,反復提到“篆刻”一詞,此後,明清印論中普遍地把“篆刻”與“印章”交叉混用。我們今天所講的“篆刻”是指篆書與雕刻相結合的意思,其功能已是以欣賞為主,使用為次了。篆刻藝術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是體現在多個方面的。篆刻在藝術社會中歷來多被視為小道,沒有獨立的地位。篆刻雖被稱為小技,然其幾千年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綜合形成也産生了一些不可忽視影響。篆刻藝術緊隨著漢字的演變、朝代的更替、官吏的升遷、宗教的傳播以及士人修養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而産生關聯著。篆刻藝術在明代由原始的功用性印章身份升變為藝術創作活動中的一個大門類,到清代隨金石考證學的興起也已基本演變成熟,相關的印學研究也逐漸完備,摻雜著有關印學的各類著作時有問世。但由於篆刻藝術的文化內容龐雜、牽扯的各個方面甚廣,而研究印學的人往往是在其原有只是範疇內旁及於此,故許多印學論著十分片面或語焉不詳。隨著時代的發展,用來佐證篆刻與文化之間聯絡的事物也會越來越多,以前的許多印學論著雖有著鮮明的時代面目,但亦有其很不完善的一面。這有待於各方專家學者今後的用力作為。

       篆刻藝術既然作為東方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自然離不開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結合。而這種內容與形式都有與時代背景文化密切的關聯。與其他文化亦是相互交融、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的。所以我們必須把篆刻與時代的大文化背景統一起來認識,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其意義與價值之所在,才能理解為何奧運會各國委員評議以“中國印”為北京奧運會的會徽。為能深刻的認識這一點,我們有必要對歷史文化做一些思考,把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深刻理解篆刻的基礎。以便能準確地找到篆刻藝術在大文化中的位置,從而進行有著重要意義的研究。

       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寫到以下一段,今天談到篆刻,我認為有必要重述一番。大體意思是:如果單從字面上講“傳統”二字,我認為即是“傳承歷史的統一方式”。基於我們如此的認識,如果所從事的藝術創作與傳統相去太遠,失去大歷史的統一性,那麼肯定就不會被歷史所承認。付出的所謂探索性的艱辛勞動,不過是轉化為歷史前進中的一點微不足道的磨合劑罷了。由此看來,篆刻藝術的風格創造,決不是從眾跟風就可以得到的,更不是依靠一種簡單的逆反心理來産出的。它應是合乎大道的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是一個藝術家綜合學養的具體體現。同時還要強調不離開社會文化大環境與時代的審美新觀念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篆刻藝術創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當前一些所謂創新的出現,也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它既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前衛心理,也多少反映出一個時代的審美趣味,也反映了時代思求變革的具體思想要求,不可否認其意義是積極的。但是如果盲目地用與傳統意義相背離的一些狂怪方式去創新製造“風格”,用花哨的技法生産出的一些所謂的藝術作品,只能博得一點非主流人群的喝彩,而不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因為這些作品的內涵,已離大文化的要求相去甚遠了,所以其生命力的脆弱也就是必然結果了。但如果把這種探索性的嘗試,當作成熟的典範來宣揚的話,就肯定會引起一些無謂的爭論。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巨人米開朗琪羅曾説:傑出的藝術家懷有的任何心思,都于一塊大理石表現無遺。我想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篆刻藝術,對篆刻藝術事業真正做出貢獻的是具有綜合古今能力的人物,他們會取捨、會借鑒、更懂得怎樣去傳承文化,延續歷史。他們的奇思妙想也會在燦爛的印石上表現無遺……

馬子愷初稿于九由齋燈下
2007/3/8

熱詞:

  • 篆刻
  • 藝術
  • 傳統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