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中國書畫類藝術家 >

和諧統一的《道德經》文化

發佈時間:2013年04月11日 15:4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隨著共和國60年的和平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經濟騰飛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高級幹部已成為知識分子階層,因此喜歡書法,學習書法已蔚然成風。趙學敏就是其中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

       有人説古代大書家都是高官,原因是科舉取士的幹部政策使然。其實也不儘然,比如宋代有蘇黃米蔡四大家,官階都不低;但同時也有官階更高而書法很不高的王安石。這説明書法造詣不光取決於知識和功夫,而更重要的是藝術天分和悟性。趙學敏在書法上更像歐陽修,“即年輕時喜歡的東西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後來有的沒有精力做了,有的不喜歡了,唯有書法年歲越大越著迷了”。

       最近,筆者應邀觀賞了趙學敏創作的《道德經》全文,不禁為其巨大的創作勞動和精湛的藝術表現而感動。特別在以下幾個方面是值得稱道的;形式與思想的和諧統一《道德經》是中國最為核心的原典著作,體現了中華先民的卓越智慧,千百年來,它搭建了華夏子民的心理結構及精神家園,對中華民族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自然、無為的思想尤其對歷代文人學者的修身和陶養影響較大。趙學敏全書《道德經》高2米,由66件六尺對開條幅組成,歷經三個月完成。置身作品展覽現場,雅氣、靜氣、和諧之氣伴隨翰墨之氣撲面而來,整個身心為之包裹、為之沐浴和洗禮。66件作品收尾相接,款式色調統一,氣息連貫通暢,不激不勵,一任自然,在形式語言上實現了對《道德經》的成功表現。如此宏大的創作工程,跨越三個月時間,而能呈現前後一致,一氣呵成之境界,恰恰與《道德經》自然、無為的核心精神相統一,這無疑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

       “順與不順”是衡量一件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一氣呵成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一件作品中出現格格不入的筆墨線條,就會截斷通篇的氣息,創作就會失敗。所以順則成,不順則敗。這也是《道德經》的核心。如何“變不順為順”恰恰是高級幹部處理行政事務和社會矛盾的根本要求和素質,在這一點上長期擔任高層領導職務的趙學敏比之一般書傢具有絕對優勢。將其運用到書法創作中來,從而成就這66件作品前後連貫、一氣呵成的渾然境界。由此也使我們進一步洞悉了書法是一門綜合性藝術的本質。

       書法語言與書寫內容的和諧統一

       趙學敏書《道德經》全篇以草書為主,偶有行書,亦以草法化之。其字形結構于正大穩實之中求靈動,筆斷而意連;草法于規範中求生動,筆筆完整而氣脈從容,涓涓流淌。其用筆以中鋒立骨架,以側鋒求精神,在健麗流暢之中,又共生著老辣與蒼茫。趙學敏為創作《道德經》這一宏大藝術工程,進行了過長期準備。他讀過不同版本的《道德經》,並進行了比較研究;多次拜訪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並與之切磋交流;持續數年對《千字文》、《三字經》、《奧運賦》以及有關佛教經典等長篇內容進行創作。可以看出,趙學敏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充分運用了自己的經驗,力求以自己的書法語言,來表現對《道德經》獨特理解。我以為這種自然地書寫,不激不勵的展開,與老子自然、無為的思想是一致的,是一種書法意義上的詮釋。

       新時期中國書法經過三十年的復興,對傳統本體認識已走向客理性。書法是“藝術的書法”,更是“文化的書法”,它承載著幾千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簡單的停留在對形式與技法展示是浮淺的,如何在創作中內養,在內養中昇華,高揚人文精神是當代書法創作的更高要求。《道德經》作為承載中華文化的原典著作,深刻的影響了包括書法在內的中華一切藝術形式,它本體承載的思想精神,即為中國書法的至高之境。趙學敏的《道德經》創作較好的表現了這種精神,是一個有價值的成功嘗試。

       傳統功夫與時代精神的和諧統一

       趙學敏創作的巨作《道德經》,既不是現代派的強烈筆墨與特異造型,也不是技法派的精準與細膩,而是一種值得漫漫品味的不激不勵的平中見奇。從傳統功夫上説是到位的,即我所説的“結構和用筆都沒有什麼毛病”,同時又表現出一定的性情和味道。他曾長期學習二王、米芾、王鐸、董其昌、于右任,具有紮實的傳統技法功夫,在觀賞這件大作過程中,我們會情不自禁的停下來,指出這裡有“十七帖”的靈動,那裏有“爭座位”的圓厚;此處有于右任的味道,彼處似董其昌的輕盈等等。而通篇的氣象,又把古人整合起來,成為一個有深厚傳統支撐的新面貌。更為可貴的是,他把墨色的濃淡、虛實也寫出了一定的節奏。這是書法的時代性和感染力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也是時代審美的一個共識,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説,趙學敏在《道德經》創作中把傳統功夫與時代精神和諧統一起來了。

       知與行的和諧統一

       趙學敏在藝術上倡導“人民書法”,並在《人民日報》上發文,主張藝術要雅俗共賞,為大眾服務,他曾為福建當地老百姓義務書寫牌匾上千塊,而不留個人名姓,深受群眾歡迎。正是這種情係人民的真誠與追求,長期以來孕化了他特殊的藝術潛質,並轉變成為創作中的正大自然、中庸和諧、樸厚無華的審美思想——而這正是《道德經》及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傳承發展的思想主脈。趙學敏書《道德經》成功闡釋了他的“人民書法”觀,可以説是倡導、實踐這一思想的代表作。66條《道德經》巨作于生態書畫院展出以來,參觀者數千人,邊看邊讀,邊議邊思,上了一堂生動的《道德經》普及課。無疑這就是對 “人民書法”觀的最好踐行。

       我與學敏先生以前接觸不多,後來逐步了解了他,竟然生出許多敬意。尤其他那以人為本的強烈民本主義情懷讓我真的感動著。“人民書法”觀,折射了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他主政福州期間,政績突出,口碑極好,為百姓辦了不少好事,當地群眾至今感念著他。作為書法家,趙學敏動員各種力量、利用一切機會積極為書法界做好事、做大事。2008年他作為大熊貓“團團圓圓”赴臺護送團團長,利用自己身份在台灣開展了十幾場書法活動。在廈門召開的海峽兩岸論壇上,他做了“團團圓圓的書法”報告,引起兩岸書法界的共鳴和好評。更值得稱道的是,2009年“兩會”期間,趙學敏以一個書法家的歷史責任感,利用自己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聯絡42名政協委員聯合提案,呼籲建立中國書法館,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得到全國書法界一致支持和贊同。中國書法館果能建成,便順應了時代的要求,順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潮流,必將在中國書法史留下濃重一筆,對於一個書法家個體來説,恐怕沒有比這更令人欣慰了。

       趙學敏已從繁忙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他説自己已把大部分的精力傾注在書法藝術上。以他高層的眼界,豐富的人生和藝術上的才情,特別是對藝術規律的尊重,使我相信他的書法人生一定會走得更遠,更加輝煌。(作者:張旭光)

熱詞:

  • 和諧
  • 統一的
  • 道德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