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中國書畫類藝術家 >

石延平:上善若水 故幾于道

——談著名書法家言恭達的人格精神

發佈時間:2012年12月10日 11:4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言恭達自覺地背負起對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的責任。就書藝而論,言恭達的書法是“為人生而藝術”的藝術。

      言恭達以書法的藝術形式彰顯了“為人生而藝術”的人生理想,特別是他的篆書與草書更是自覺地交融了某種心靈狀態和精神狀態,我們姑且理解為道德的境界。他的人生藝術,係在這種心靈狀態中所産生與成就的。一個大書家的成就,必是“道”之修成,這是萬古標程。

      言恭達的“一筆”草書,最具哲學思想中的寫意性與“道”之精神。他能在書法的矛盾中(創作狀態下)抽象出生命的意義,從而體悟出生命境界,在道、藝中踐行其人生的至高境界,正如孫過庭在《書譜序》中所曰:“窮微測妙之夫,得推移之奧賾”。可見書法中的“道”與哲學中的“道”,其深層面是一致的,也是統一的。理解了這點,也就理解了中國藝術的“寫意”精神,也就理解了言恭達書法中追尋的人格精神,這就是中國藝術的特有方式——寫意傳統。

      言恭達以篆書筆意入草的“線性”,生動地凸現了他人格精神中“清、正、中、和、厚、樸”的生命情懷。這是中國書道追尋的最高精神境界,它實是“和善敦厚”的社會道德在藝術中自覺覺醒的社會責任感,書家以其個人的審美藝術追求在完善這一社會使命和社會責任。

      言恭達的書有一股清氣、淡氣。這説的是他書法的“內美”,即意境之美。意境其實是一種文化內涵在作品中的生發與彰顯,意境也是一個時代文化精神在作品中的自覺與冥契。我們溯源其書法的“法意”精神,他是從魏晉、漢三代,到鐘鼎大篆,再到商代甲骨文的。在筆法上,他把漢三代深奧高古的筆意,于古法(有“道”之精神)中化解出今意,並能突破窠臼,自成風貌,于虛淡敦厚的點畫中闡釋出蘊涵大樸大美的大境界。我們在他的“真線”中,常常體會到那洋溢著生命情懷的宇宙之源,這“線”是充滿著生氣與精氣的生命之線。

熱詞:

  • 書法家
  • 言恭達
  • 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