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中國書畫類藝術家 >

食古而化 超邁入神——欣賞郭沫若書法作品有感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4日 14:2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郭沫若無疑是百年中國書壇上一位領域縱橫、觸類旁通的大家。由於他的文化涉獵的寬廣,學問建樹的豐厚,以至於諸如《辭海》一類大型辭書條目,在其名下只來得及介紹他是一位詩人、劇作家,一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一位翻譯家,一位著名社會活動家,等等,而對於書法藝術的精深造詣和成就,則往往忽略不計了。
  
  文化是相通的,書法藝術同樣與人們的精神世界互為依託。自古以來,一切流芳史冊的書法家必然飽有文化素養。歷代的大書家,無一不是大文學家,大學問家。和古代書法名家一樣,郭沫若不曾把書法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苦心研練,但是筆與紙墨,卻同他的創作和學術生涯如影相隨。
  
  郭沫若出生在19世紀末四川大渡河畔一個叫做“沙灣”的小鎮。祖輩並非書香世家,但是客家人的勤勉、節儉、發奮圖強,使他自幼便得到接受嚴格傳統教育的機會。臨摹碑帖、勾勒畫譜,是家塾和舊式學堂的必修課。在自傳《少年時代》裏,可以一睹他初露鋒芒的書法才華。辛亥革命後的第一個除夕,他為家鄉父老大書特書慶賀推翻帝制的迎新對聯,村鎮上民情昂揚,場面好不熱鬧。隨後而至的留學生活,成就了一個充滿浪漫激情的愛國詩人。他活躍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之下,他的書法墨跡也亮相於更為廣闊的社會舞臺,出現在一部接一部的詩集和創造社的各種書刊封面上。
  
  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詩集《女神》問世的時候,聞一多就把“時代肖子”的讚譽賦予了他。郭沫若一生不負此榮。注入時代精神,不僅是他從事文學創作與學術活動的動力,在他的書法作品中同樣貫穿始終。大革命風起雲涌,他投筆從戎,經歷了北伐革命和南昌起義的槍林彈雨,遭遇到國民黨當局的懸賞通緝。這血腥的通緝令迫使他在流亡日本的困境中度過10年光陰。革命高潮時,他有一往無前的勇氣,挺身而出;革命退潮時,他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埋頭研究,補充自己。10年來,他把目光轉向中國古代社會,轉向甲骨文、鐘鼎文,獨辟以字證史的研究方法,以驚人的睿智完成了《甲骨文字研究》《兩周金文辭大系》《石鼓文研究》等鴻篇巨制,成為中國古文字研究的垂世經典。這些由作者手書影印而成的著作,即便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來審視,也堪讓學界嘆服。其筆墨之沉穩,使素紙生輝,其規模之宏大,非常人所及。
  
  面對日本侵華戰爭的不斷升級,身居敵國的郭沫若冒險踏上別婦拋雛、回國請纓之路,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時刻,成為抗戰文化營壘中的一位領軍人物。與抗戰時期的詩歌、戲劇作品一樣,他在書法創作中融入了濃郁的愛國情懷和社會使命感。在匱乏的物質條件下,常和傅抱石、李可染、關良等藝術家相聚一處,以文會友,作畫題詩,舉辦展覽義賣。咏屈原,讚水牛,點評戲劇人物……用詩書畫這種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式,砥礪著人們奮戰到底的決心。無怪乎于右任曾命筆稱頌郭沫若:“光明是你,你是光明”。
  
  人生經歷的豐富、文化底蘊的淵博,為郭沫若書法藝術奇葩的綻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新中國成立以後,即便眾多國務在身,仍禁不住他在短暫的閒暇瞬間潑墨揮灑。他有著過人的精力,似乎不知疲憊為何物,凡足跡所到之處,便是吟詩揮毫之所。他用筆墨,激揚著對歷史文化的褒獎、對祖國河山的摯愛,寄寓著對同志、朋友的熱忱,也從中享受到藝術勞動的快樂。才情四溢、性情爽朗、平易近人、有求必應,是郭沫若即興揮毫親歷者的同感。這些親歷者中既有普通百姓,也不乏當今的學術大師,季羨林便是其中之一。他這樣説道:郭老給我的印像是平易近人,絕對沒有給我留下“我是院長,我是科學家”的印象。中國講究詩、書、畫三絕,要做到三絕不容易,但是歷史上有不少人超過了三絕,首先是蘇軾。他能詩、能書、能畫、能詞、能文,應是五絕。蘇軾是四川人,郭老也是四川人,四川是出天才的地方。可我統計不出郭老有多少絕,總之他超過了蘇軾。

熱詞:

  • 郭沫若
  • 書法家
  • 藝術家庫
  • 藝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