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中國書畫類藝術家 >

書法成就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9日 11:0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行草見長韻味無窮

       在書法藝術方面,郭沫若同樣成就璀璨,在現代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郭沫若以“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為學書執筆 8字要訣。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被世人譽為“郭體”。郭沫若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韻味無窮;其楷書作品雖然留存不多,卻尤見功力,氣貫筆端,形神兼備。郭沫若在書法藝術上的探索與實踐歷時 70餘年。青年郭沫若的書法得到社會承認,始於辛亥年間。

       10年以後,他的著名詩集《女神》等作品集問世,使其書體在更廣泛的讀者面前顯露風采。上世紀 20年代末,郭沫若旅居日本,由金文甲骨入手,以字辯史,借史鑒今,諳熟了祖國文字、書體的演進軌跡,創立了古文字研究的科學模式。 1937年他歸國抗戰,在民族危難之中,其詩詞創作常與書法相結合,筆墨間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國成立以後,郭沫若在繁重的國事之餘從事更為豐富的書法創作。他慷慨為人,博識廣聞,為全國各地名勝古跡、工礦學校、以及社會各界、海內外友人留下難計其數的辭章墨寶。其書法作品數量之多,影響之廣,少有出其右者。為紀念建國15週年而創作的巨幅書法作品是郭沫若書法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在一幅 1.42米3.57米的宣紙上,郭沫若用蒼勁有力的行書,書寫了“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八個氣勢磅薄的大字。市場拍賣時底價為 100萬元人民幣,最終以 319萬元的價格改寫了郭沫若書法作品成交記錄,同時也刷新了近現代書法單件作品的成交記錄。值得一提的是,樂山日報和樂山晚報的報頭字體,也是集郭沫若手書作品而成。

       若以書法家視之,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郭沫若可歸入學者型或“文化人”類型的書家。在他的書法作品中,處處透射出一種“文”的氣息,寵萬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種思緒,從筆端涓涓流出,生成與他詩、文、史種種學問修養相融合的化境,以書法的外化形式展現給讀者。

       關於書法的學習,郭沫若在《洪波曲》中説:“我從前也學過顏字,在懸肘用筆上也是用過一番功夫的”。從他的自敘可以看出他早年師顏魯公的用功刻苦。從他的作品中,仍依稀可見顏魯公的精神,比如線條的樸茂、敦厚;結體的寬博。郭沫若行草書的精妙之處,在於“意”的揮灑和“韻”的和諧。郭沫若在文學上的成就使他擁有了人格的浪漫與文化思想的深刻,轉換成書法作品時,即有了“意”的揮灑與“韻”的天成。如果以郭沫若在文學、人格上的浪漫與文化上的“狂飆”來視其書法創作,應該是耐人尋味的。沈尹默有詩評曰:“郭公余事書千紙,虎臥龍騰自有神。意造妙摻無法法,東坡元是解書人。”

       書法作品的系列出版物

       主要有郭平英主編《二十世紀書法經典郭沫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和《郭沫若書法集》(四川辭書出版社1999年出版)兩種,印製精美,信息量大,極富欣賞價值和長久保存價值。如果説這些出版物的不足,則是因循慣例,僅在作品旁簡單標注題名、尺寸、年代等,高雅有餘,普及不足,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説,不能夠從中了解書法家其人及其作品的價值。趙笑潔、東野長河著《中國書法家全集郭沫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國藝苑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恰恰彌補了上述不足。

       《中國書法家全集郭沫若卷》融郭沫若書法作品、傳記、印章、論藝言論以及作品賞析于一書,使讀者既能夠欣賞到郭沫若的書法作品,又能夠了解郭沫若的人生(包括藝術)道路、書法理論,還可以幫助讀者欣賞郭沫若的書法作品,實為一本雅俗共賞的好書。 
           
       全書五章:第一章,生平概述;第二章,書法藝術歷程;第三章,蘭亭論辯;第四章,“郭體”解析;第五章,論藝摘錄。附錄包括常用印章、年表、主要傳世作品、主要參考書目、釋文等五個部分。該書收錄郭沫若書法作品90余件,附錄中的“釋文”部分,分別將這些作品的文字逐一錄出,以便讀者對照閱讀、欣賞。

       “生平概述”簡要敘述郭沫若的人生道路和學術生涯;“蘭亭論辯”介紹論辯的由來和意義;“書法藝術歷程”、“‘郭體’解析”兩章,是書中文字敘述的重點,此前這樣的系統論述並不多見。   郭沫若並非專門的書法家,但他的書法藝術成就卻有目共睹。“書法藝術歷程”一章,探索郭沫若70餘年書法藝術風格的形成和發展。少年時代:心儀“蘇(東坡)體”,又受民國書法主流———碑帖結合的影響。東渡日本:探奧甲骨,研究早期造型符號,而且用毛筆撰寫,雖非書法作品,字裏行間的金石氣已油然而生。對於晉(二王)、唐(孫過庭《書譜》)以及明中後期一些書法的追溯,明顯看出他消化與吸收傳統法帖的種種痕跡。為抗戰而書,使郭沫若的書法作品幅式走向大眾化。字型結體、筆法起運、章法行氣等,都有了新的面目。格調剛柔並舉,或含蓄溫和,或疾厲昂揚,成為郭沫若書法走向成熟的前奏。書寫新中華,“郭體”形成。20世紀60年代,是郭沫若書法成熟、風格更趨強烈、創作更為旺盛的時期。他的書法風貌精氣飽滿,形式與內容又有新的開拓。風格的獨創性,由早期的碑學功底,到融匯碑帖的廣泛吸收,到晚年的風貌獨立,最終走向成熟,顯出激情洋溢、滌滿乾坤的浪漫風采,形成風靡神州的“郭體”書法,成為20世紀學者型書法家的一個典範。

       結合郭沫若書法作品進行解析,是這本書不同於一般書法集的一個特點。“郭體”解析一章,從“當於目而有據”的點畫出發,綜合作品的特徵,了解其思想境界、人格品性,了解其心理,了解其時代精神,從而對“郭體”作出品評:浪漫風格──豪放明快、不拘繩墨;筆法特徵———巧于變化、深厚凝重;結體———風神灑落、平中寓奇,章法———匠心獨具,運用玄妙;草書———舞墨見豪情。歸納郭沫若書法“巧于變化、深厚凝重的筆法特徵”為:逆入平出,回鋒轉向;內擫外拓結合;藏露互用,方圓並施。歸納郭沫若書法“風神灑落、平中寓奇的結體”為奇正相生、疏密得當、虛實變化、開闔伸縮、俯仰有姿、避讓妥帖等六點。這對於讀者理解、認識郭沫若書法風格,頗有幫助。

       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是文字表達既要科學嚴謹又要通俗易懂,二是文字敘述與書法作品的穿插要配合得當。此外,書法作品編號與其他插圖編號應當區分開,有所脫漏的書法作品“釋文”應當補入。

責任編輯:鄧莫南

熱詞:

  • 郭沫若
  • 書法藝術
  •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