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藝術臺 > 畫廊 >

草間偷活:齊白石的草蟲畫

發佈時間:2013年12月12日 17:3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齊白石與傳統繪畫中的草蟲

       “顧愷之論畫以人物為上,次山,次水,次狗馬,臺榭,不及禽鳥。故張舜賓(彥遠)評畫以禽鳥為下,而蜂蝶蟬蟲又次之。” 宋人董道《廣川畫跋》所言不僅記述了草蟲在以往中國畫史上的地位,而且表明了“蜂蝶蟬蟲”之類的草蟲在顧愷之時代,尚未形成中國畫的一個類別,但至晚到了唐代,在論述當時繪畫的時候已經獨立成科。五代時期,在“徐黃體異”的時代表述中,與黃筌的珍禽瑞鳥、奇花怪石相應的是,徐熙的汀花野竹、水鳥淵魚、是雁鷺鷥、蒲藻蝦魚、叢艷折枝、國蔬藥苗,表現出了江南處士的野逸風格。而在現存的黃筌的《珍禽圖》(故宮博物院藏)中,除了禽鳥之外,還有天牛、炸蜢、蟬、金龜子、蜜蜂、細腰蜂、胡蜂等草蟲。正因為此,“若論花竹禽鳥,則古不及近”(宋?6?1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也就是説,“花竹禽鳥”在宋代已經表現出了超于前代的成就。此後,到了元人錢舜舉的《草蟲卷》,‘三尺許,蠟蜒蜂蝶蜂蜢類皆點簇為之,物物逼肖,其頭目翅足,或圓或角,或沁墨或破筆,隨手點抹,有蠕蠕欲動之神,觀者無不絕倒”(清--方薰《山靜居畫論》),草蟲在中國繪畫的審美體系中,顯示出獨特的魅力。其影響所及,直至20世紀的齊白石。而齊白石在草蟲繪畫方面集大成的成就,則將這一領域的表現推向了一個後無來者的高度。    在中國繪畫史上,特別是到了宋元之後,許多擅長花卉的畫家都工草蟲,因為草蟲能給春花秋卉以生意。然畫史中的草蟲只不過是蜂蝶蟬蟲之屬,而齊白石則擴展了草蟲的範圍,廣及蝗蟲、蟑螂、臭蟲、蒼蠅等為人們所厭惡的品種,可以説是只要他目之所及,皆無所不畫。現在很難統計出齊白石一生畫過多少種草蟲,但是,北京畫院所藏的齊白石的作品中有許多前人沒有畫過的草蟲,它們有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有有益的,也有為害的。其中有許多在昆蟲學家的眼裏,亦是稀有的品種。

       如果僅僅説無所不畫,那可能只局限在“能品”的範圍。對於現在具有科學造型基礎的畫家來説,見什麼畫什麼並不難,畫什麼像什麼也不難。難在栩栩如生,難在形神俱備,難在趣味盎然,難在將一種題材推向中國繪畫史的極致。因此,將齊白石的草蟲畫放到整個中國繪畫史中去考察,可入“神品”之列。

       齊白石的鄉間生活與題材選擇

       齊白石 1864年生於湖南省湘潭縣城南約 50余公里的一個名為“杏子塢”的村莊,村東頭有個充滿傳説的“星斗塘”。他成長在這個“星塘白屋不出公卿”的世代農家中,砍柴牧牛和讀書寫字兼而有之的童年生活,使他從小就能感受到“兒時牛背笛,歸去弄斜陽。三里壕邊路,藤花噴異香”的美的意境。1878年,齊白石15歲時開始學木匠,繼而拜當地著名的雕花木工周之美為師,仍然沒有脫離農家。1889年,齊白石拜胡沁園、陳少善為師,學習作詩寫畫。到30歲左右,齊白石已經能以畫畫為生。不同於文人畫家的是,齊白石畫什麼是根據訂件的要求,而他在如何畫的時候,則是以一種能夠滿足或討好客戶要求的手法,因此,這一時期的齊白石屬於具有鄉間生活背景的最為普通的民間畫工。

       齊白石在35歲之前,活動的範圍僅限于杏子塢附近的百里之內。35歲的時候,才第一次到了湘潭縣城。後來,他離開老家到距星斗塘五里地左右的梅公詞,在百梅書屋外,“墻角種粟,當作花看”,在梅公詞門前的水塘內種蓮藕,依然過的是農人的生活。1904年,齊白石40歲時應夏午治的聘請赴西安教畫。開始了他“五齣五歸”中的第一次遠遊。此後,他遍歷陜、豫、京、鄂、贛、滬、蘇及兩廣等地,飽覽名山大川,廣結名人雅士。直到1917年6月,為避地方土匪之擾而北上,定居北京。來到北京的齊白石,雖然離開了家鄉,離開了鄉村,但是,心裏還是惦記著‘十載家園總辜負,芋苗黃瘦家花紅”,還想到“以農器譜傳吾子孫”(篆刻)。他還在詩中表達了對於往日生活的眷念,“新種葡萄難滿架,復將空處補絲瓜”,“滿園蔬菜繞門青”,“先人代代咬其根,種菜山園深閉門”。而這種感情更多的是反映到他的繪畫之中。

       齊白石像許多文人畫家那樣也接受過私塾的文人繪畫的教育,也臨摹過一些文人畫家所遵循的畫譜,可是,文人繪畫中強調的“胎性”和書香門第,決定了他的後天教育難以擺脫他的世代農民出身的局限,以及他骨子裏的民間畫工的審美喜好。這些反映到他的題材選擇上,儘管他也畫文人畫家們所熱衷的梅蘭竹菊,然而,他更酷愛蔬果、草蟲以及柴爬、算盤這些他最為熟悉而又寄寓了特別情感的東西。這些在文人畫家眼中是非常俗氣的事物,在齊白石的筆下則顯得是那麼生動和自然,因為,這些對於他來説,則是他所經歷的現實生活。“説話要説人家聽得懂的話,畫畫要畫人家看見過的東西”,齊白石正是在這樣的思想下,選擇了他所熟悉的題材以及與這些題材相適應的畫法。

    齊白石的鄉間題材在都市中

    居住在京城的齊白石,並沒有脫離他出身農民的品性。在他的身上,不僅保留了許多農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而且在京城的生活中,還依然以這種農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對待城市中的人和事,並以此建立起一種新的環境關係。在他的藝術世界中,不僅能夠從生活中發現一些能和鄉村生活相聯結的東西,除了蔬果之外,就是草蟲,而且還將這種鄉間生活表現出符合文化人、城市人欣賞的需求,並演化為一種文人的審美趣味,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就草蟲的特點而言,除了地域所決定的有無之外,無所謂鄉村與城市的差別。它們作為現實生活的一部分,並不是生活其間的所有人都能對此發生興趣,特別是一些類如蒼蠅、臭蟲、蝗蟲等為人類所憎惡的蠅蟲,其藝術魅力在於藝術家的發掘和表現。齊白石對於草蟲的關注,一方面是對於鄉村生活的留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京城養蟲的傳統,以及現代社會中人們對生靈的寵愛。齊白石的藝術表達,更多的是連接了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就齊白石的出身而論,他的樸素和善良決定了他能夠用藝術的方式傾注對生靈的關愛。在他的眼內,具有生靈的草蟲沒有是非、醜惡,有的是生活的情趣。在他的心中,自然性的醜與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筆下能否把自然性變為藝術性,把醜的惡的變為美的善的。齊白石創造了一種超于現實的生活,他把那些醜的、惡的,通常認為是不入畫的東西搬上了畫面,營造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草蟲世界。這是一個生態平衡的世界一一沒有憎恨,也沒有殘殺,有的只是一種藝術的情趣。

    齊白石寓居京城後,其藝術進人到成熟時期。這一時期的北京畫壇,既是傳統文人畫的一統天下;又是西方繪畫的傳播中心,不管是相對於哪一個陣營,齊白石都是時代的另類。他的鄉間題材,決定了他和文人繪畫的品格相去甚遠,而他的畫法又與西方繪畫格格不入。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的夾縫之中,齊白石的鄉間題材在繪畫上所表現出的獨特性,使得像陳師曾、徐悲鴻這樣的文人畫家和西畫家也為之動情,為之驚奇。

    在齊白石的草蟲畫中,畫得最多的是蜻蜓、蟬.蝗蟲、螳螂,顯然,這種題材上的偏重,與他的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因為這是農家最常見的。齊白石所畫的草蟲與他的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如果沒有這樣的關係,在攝影術欠發達的時代,又無畫譜的參考,要想畫出結構嚴謹、姿態生動的草蟲,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正因為有了與生活的關係,齊白石才畫了那麼多一般畫家沒有畫、而一般人也難以指認的那麼多品種的草蟲。對於文人畫家來説,他的寫實性所表達的鄉間情趣,正是文人畫家所缺少的一種現實關懷,而那種惟妙惟肖的刻畫,在技術的層面上也為那些不注重形的表現的文人畫家難以企及。對於西畫家來説,或者是相對幹那些在中西論戰中的非傳統派畫家來説,齊白石的藝術正是傳統文人畫的一種現實反叛,也是改良傳統中國畫的一種方式。

    在時代文化的激蕩中,處於文化邊緣的齊白石,好像置身於新文化運動之外,可是,他的獨特性和中間性卻暗合了時代的發展和變化。隨著時代的潮流,齊白石的鄉間題材不僅進人到都市,而且進人到新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如果在這一層面上考量齊白石的草蟲畫,那麼,其意義就超于草蟲畫的本體之外。顯然,特殊時代中的齊白石以及他的草蟲畫,是特殊時代的選擇,也是特殊時代的産物。

    齊白石草蟲畫的藝術特色

    從總體上看,齊白石的草蟲,有工、寫之分。通常工細者,先畫草蟲後補景;寫意者,先畫景後補草蟲。而不管是工是寫,齊白石都非常注重草蟲的體態結構,反映了他極為細緻的觀察和表現能力。他畫的草蟲得其翻飛鳴躍之相,翻者折翅能見動作,飛者振羽如臨風聲,鳴者切股能聞音響,躍者挺身可視耀狀。這種千姿百態的變化,反映了他深厚的具有中國特點的造型基礎。

    齊白石畫草蟲,有著較好的整體效果,又有著細緻入微的細部刻畫。草蟲一般體態較小,而一些具體的結構就更小。一般能畫出蟲爪的結構已是不易,但他不僅畫出基本的結構,還畫出蟲爪上的毛,真可謂細緻入微,令人嘆為觀止,表現了極強的繪畫功力。齊白石的畫在注重草蟲結構的同時,還注重質感的表現,畫蜻蜓和蟬的翅膀極透明之能事,而畫飛蛾通體蓬鬆的絨毛感覺一碰即落,其繪畫語言的運用表現出了超于一般畫家的能力。

    刻畫精細是齊白石草蟲畫的一大特色,但常人畫得細,容易膩和板,甚至細得如標本而無生氣;齊白石所畫則于精細中求生意,嚴謹處富變化。如畫精蜓翅膀中的網紋,一筆中有濃淡變化,更增加了翅膀的動感。畫水中草蟲的長足,線條挺拔又能表現出關節的結構。這一切都是筆筆寫出,積澱了他數十年的繪畫功夫和學養。

    草蟲的布景如點睛,是這一題材繪畫的有機組成部分。齊白石善於運用工與寫的對比手法,創造了一種藝術化的生態氛圍。在他的草蟲作品中,工致草蟲的布景都比較簡單,但必定是以寫意的手法,畫蟋蟀添一罐或幾株小草;畫水蟲寫幾絲水紋;畫蠟蜓圖一根蓮蓬。如此的簡潔是為了烘托主體的形象,而寫意的筆法也是為了主次形象的對比,工者更工,寫者更寫。在另一類幅面較大的以花卉為主的作品中,工蟲往往是畫面的點綴,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是以意筆寫出,或工寫結合。

    畫工蟲需要有很好的眼力,可是,由於生理的原因,受到視力的限制,老年人“目昏隔霧”已無力去畫工細的草蟲。可是,在齊白石的存世作品中,卻有明確紀年的70歲以後的工蟲作品,人們往往大惑不解。對此,北京畫院所藏的一批齊白石的未完成稿,卻解開了這一疑團。為了防止老年時不能作工細的草蟲,齊白石在60歲之後陸續畫了一批工蟲待以後補景。這種點睛補龍的手法是齊白石的一大創造,也反映了這位高壽畫家的長遠之計。在這些形象生動、刻畫完美的未完成的草蟲圖稿中,那些還沒有添景的空白部分可以引發人們的多種想象。基於傳統審美方式的作用,空白之無和有的辯證關係決定了這裡有著豐富的可能性,可以想象,這些草蟲的周圍是一個豐富的世界。所以,這些未完成稿所表現出來的意趣和審美的意義,使之具有、定的獨立性,現在完全可以把它們作為一件完整的作品來對待。實際上,齊白石在畫這些草蟲時已經有了最初的構想,從具體的位置到草蟲的姿態,都凝聚了老人的匠心。

    齊白石的草蟲畫在題材和畫法上,獨具一格,開時代新篇。他更正了唐代以來“評畫以禽鳥為下,而蜂蝶蟬蟲又次之”的評畫標準,提升了草蟲畫的品格,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奇葩。

    2005年8月(作者:陳履生)

熱詞:

  • 齊白石
  • 草蟲畫
  • 藝術
  • 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