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之於我,往大裏説:是一種理念,是一種精神追求,是一種能超越自我,超越時空,達到永恒的希翼;往小裏説:是一種興趣,是一種愛好,是一種情感宣泄的方式;而往俗裏説:則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和生存方式而已。
然而進了這個門,入了這個行,則總是希望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有所建樹。於是也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癡迷其中,不知老之將至。
羅丹在他的《藝術論》裏説:“美是隨處可見的,對於這個世界來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多年來我把我的藝術觸覺鎖定在里弄街巷,我常常在小巷深處那一排排、一間間低矮破舊的民居間徘徊;我愛在飄灑著霏霏細雨的時候,走進那些小巷,看那些房舍遠遠地浸潤在一層薄薄的霧氣中;我也愛在晨曦與落霞中走進它們,和它們一同沐浴在金色的光斑裏。那些高低錯落的屋頂上,一塊塊略呈凸形的黑色瓦楞,它們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一片連著一片,像無數的點在擴散,在延伸……一如水墨畫中抽象的符號,引發你的遐想和幽思。
情有千千結。為了進一步感受各地民居在造型及內部結構上的異同,多年來我先後到過成都、重慶、萬縣、長陽、巴東、湘西、黟縣、歙縣以及武漢市的無數街頭巷尾。各地那風格不同、形態各異、造型拙樸大方的民間住宅深深激動著我,它們是我藝術的源泉和藝術語言存在的載體。
每一個成熟的藝術家,都有他獨特的藝術語言。藝術語言聯絡著畫家的經驗,它既是存在的家園,又是有限界的、語言不能到達的地方,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要靠玄妙、朦朧、虛幻去補充。於是“朦朧”便是我作為繪畫語言的惟一追求,而且,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