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王迎春和楊力舟認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要像舞臺上的女芭蕾舞演員一樣不能停止跳動。
的確,這對畫家夫婦自從1966年由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後,便緊密合作,從未停止探索新的藝術境界。
70年代,當“左的現實主義”試圖美化並不完美的現實生活時,畫家夫婦以現實主義精神從事藝術實踐,這時期他們主要刻畫土地上的農民以及和普通人一樣的革命領袖人物,這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崇拜毛澤東的時代。
後來,他們轉為以中國傳統繪畫來畫人物,這一時期,他們追求簡化人物造型和強化藝術語言。
然而,他們做藝術上的分離,並開始尋找各自的風格。直到發現他們在平常中擁有了許多內涵,這樣他們的藝術再重新統一起來。
現在,他們彼此又分開了。
“楊力舟的畫,現在看來,像是現實生活的一個點。而我的則注重追求閒適,平淡和超脫的意味,再加上一點哲思的色彩。”妻子王迎春這樣説。
王的作品充滿天真、清新和幾分稚拙的藝術特點,並且色彩豐富;這些效果是由強烈的色彩對比和色與墨的精心安排而營構成的。
“在過去,我們的藝術表現的是與政治宣傳密切聯絡的重大內容,而忽略了藝術語言和形式。然而,近些年來,我們著重于新的藝術語言和形式的探索並找到自己的藝術個性。”王迎春繼續談到。
談到她的藝術風格由寫實到半寫實半抽象的轉變時,王迎春説:“假如所有的藝術家只滿足於學校得來的繪畫技巧,我們的藝術將變得十分單調,只有不同的個人風格,才使繪畫豐富多彩。藝術家越是成熟,越容易被現成的藝術語言和技巧束縛起來,表達個人獨特的感覺、情緒、感受和激情的願望變得更加強烈。
在另一方面,王迎春認為:中國繪畫從不強調個人的情緒和審美,假如一位藝術家過於逼真和過於忠實于現實中的每一個細節,而實際上他或她的藝術便犧牲了中國畫的特點。按王迎春的説法:減少一些寫實,增加一些筆墨的韻味,提供了一個好的辦法。
丈夫楊力舟説:“我轉為畫淳樸的農民和他們寧靜的生活,這些情景都存在於我在童年度過的一個北方小農村的記憶。”
楊也以色彩和筆墨技巧探索自己的路了。人們很容易被他那樸實而粗放的筆墨和變幻的色彩所構成的單純而微妙的美所感染。
正如他的妻子,楊力舟的畫也變得抽象起來,省略了許多不必要的細節而著意于最本質的部分。
“假如一個人的注意力只拴在微小的細節,他的畫看起來不可避免的小氣、膽怯和消極。”楊力舟説
“作為一個事實,抽像是建立在人們日常生活的經驗之上。”楊強調,“從一個在奔跑在馬上你看到什麼?運動和力量,代替了馬的眼、耳朵和髦毛,在畫馬時,我追求表現了在運動和對精神狀態的感覺,許多細節自然忽略了。
而且,從遠處看一群草地上衣著鮮艷的孩子,是什麼也看不清的,只有由不同的色塊組成的某種韻律和節奏,這觸發了我的感情和想象,我要按這種方法繼續探索下去。”楊力舟説。
楊力舟也對中國畫如何發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可以歸納為三句話,繼承傳統,吸收中國民間藝術的因素,學習外國藝術。”
楊力舟認為傳統應包括中國繪畫的全部,當然,這是從總體上看,雖然人們總是口頭上説重視傳統。
“而且,在‘左’的思想的影響下,古典的中國繪畫和藝術大師總是按照意識形態的需要而劃分為不同的部分,這種過於簡單化的傾向對於學習傳統是十分有害的。”楊力舟説。
“到了70年代末期,借鑒外國藝術才能成為可能,那時國家開始改革和開放,在50-60年代,中國藝術家只能學到蘇聯和東歐的現實主義美術,是很狹隘的,是單方面的。”
從70年代末開始,中國藝術家開始熟悉西方藝術的各種流派,這些對中國畫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但是我們對西方藝術的理解之停留在表面,我們應更加深入地研究他們。”楊力舟説。
剪紙、裝飾繪畫、泥塑和其他形式的民間藝術深受中國數億農民的歡迎,併為他們所用。
對於民間藝術,經濟發展緩慢的地區保存得比較完好,而經濟發達的地區,傳統的東西讓位給現代的新事物,楊力舟説:“我們要保存好這些‘活化石’,並進一步研究認識自己的文化。”
楊力舟現在是中國美術館的副館長,王迎春是中國畫研究院專家部的負責人。
他們都是的1942年生於山西,1957年他們進入西安美院附中,1961年畢業並同時考入西安美院。楊力舟學油畫,王迎春學國畫。但他們都涉足於彼此的領域。他們1966年畢業後,便結為伉儷,從此他們在藝術家生活便開始了,在70年代,他們有一系列在作品獲獎。
1978年,他們雙雙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的研究生班,並於1980年研究生畢業,他們的藝術事業興盛,他們的作品在莫斯科、新德里、香港、東京、巴黎等地展出,並獲得了一系列的中國藝術最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