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丹青筆能造民族魂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14:1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畫在當代的發展可以説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寬鬆的創作環境、優越的創作條件、暢捷發達的藝術資訊、廣闊的展示平臺、繁榮的藝術市場,都為中國畫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人物畫的創作更是達到了一個歷史的高峰,可以説超越了前人,實現了新的藝術輝煌。而在眾多的富有成果的藝術實踐者中,劉大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新時期中國人物畫發展的倡導者。

      中國人物畫在歷史上曾有過輝煌,隋唐五代時期由於佛教的盛行,人物畫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代表人物有閻立本、吳道子、張萱、周等人,他們擺脫了人物畫之前的稚拙之氣,在技法上愈加熟練精細,人物刻畫及構圖愈加完善。宋以後隨著程朱理學的思想統治,逐漸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使人物畫的發展總體上受到了抑制,但各個朝代還是出現了一些人物畫的佳作。如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明代唐寅、仇英、陳洪綬的人物及明人肖像畫等,但比起這一時期中國山水畫、花鳥畫的發展,人物畫明顯地滯後了。中國人物畫真正的發展是在『五四』以後,徐悲鴻先生引入西方寫實主義,在完成了對傳統藝術的衝擊之後,形成了中國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現實主義是寫實技巧和現實精神的有機結合,而它的藝術核心是對人類現實的精神態度。而現實主義在中國又一度被政治化了,從而疏離了藝術本體。改革開放以後的文藝政策徹底使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回到了中國藝術的實踐當中,也使中國的人物畫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劉大為就是一位堅持中國現實主義創作道路的中國人物畫大家。劉大為的從藝之路應該説是不平坦的,他的每一步都伴隨著堅定的信念與不懈的追求,他把自己的人生經歷真正融入到創作中去,把不同時期的生活體驗都變成藝術創作的源頭活水,所以他的作品中能給人一種豐富、樸厚、明麗、向上的藝術感覺,這種感覺與劉大為的生活態度與藝術理想是緊密相聯的。他認為『人物畫的藝術精神是從不脫離“人”的主題,從不脫離時代精神』,這是他的創作理念,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藝術規律,是他深層次思考當代中國畫發展之後的結論。的確,現實生活中人們思想感情的變化、理想的追求、物質的豐富、充滿激情的時代節律,都為當代的中國畫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怎樣通過運用中國畫的筆墨技巧去闡釋現實生活的真諦,挖掘深層次的人文思想,是每位藝術家所面臨的藝術課題。而我們從劉大為的藝術創作中似乎找到了解題的方式。

      劉大為非常關注時代的發展與變遷,他是一位熱愛生活的藝術家,同時也是一位富有時代責任感的藝術家。關注現實,在生活中提取素材是他的基本創作法則。我們經常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一些表現少數民族生活的題材,同時,在他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大量的與少數民族生活休戚相關的一些動物形象,比如:駱駝、馬、牛、羊等等。這類題材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也有大量描繪,但劉大為筆下的這些形象顯然更加具有親和生動的藝術感染力。劉大為不光是在內蒙有過生活的體驗,更重要的是他長年堅持在內蒙、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大量的速寫和水墨寫生,不斷地積累對生活的感悟,同時也在完善著表現技法與形式追求。從他的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大為把對少數民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他們幸福生活的衷心祝願,以及對國家安康和諧局面的欣慰之情都充分淋漓地表現出來了,這是一個有良知的藝術家面對今天這個偉大時代的真情流露,是現實主義在藝術家心裏涌動的時代精魂。

      劉大為最早被人們認為是一位工筆畫家,緣由是他早期成名的幾件作品均是工筆畫,如《馬背上的民族》《晚風》《漠上》《草原上的歌》等等。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他的畫法逐漸轉到寫意畫上來,這才使人們看到了他大量的寫意作品。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帕米爾高原的婚禮》《巴扎回來》《人民公僕》《雪線》等等。劉大為的工筆畫已具有很強的個人風格了,人物造型在超強的寫實能力下稍作變型誇張處理,注重在技法上吸收傳統工筆畫的優秀特點,同時大膽借鑒西方繪畫語言,在色彩運用上更加強烈,對畫面整體色調的把握上恰到好處,構圖多以橫向取勢,點線面交織的筆墨節奏,強烈地表現出了人物的生活場景及思想感情。特別是在人物刻畫上,劉大為突破了傳統工筆人物畫的表現方法,達到了非常高的藝術境界。比如《晚風》中鄧小平的藝術形象,他結合了西方的素描和傳統的線造型,人物描繪異常生動,把鄧小平作為偉大政治家的風度及平易務實的精神氣質表現的淋漓盡致,毫不誇張地説他塑造的鄧小平的形像是同類題材中最像的,同時這件作品也成為了當代工筆畫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所以説他的工筆畫具有獨特鮮明的藝術效果。而他的寫意畫汲取了工筆畫的一些特點,比如説在形象刻畫上非常細膩,在色彩運用上比較豐富等。可以説,從一開始,他的寫意人物畫就形成了他自己的繪畫面貌。同時,我認為劉大為的寫意人物畫還有以下這麼幾個顯著的特點。首先是他具有紮實的造型功力。這一點我在之前也有過描述,正是堅實的造型基礎保障了其寫實畫風的藝術追求及境界表達。第二是靈動的線條及樸厚的運墨使畫面更富中國化的表現張力。劉大為堅持長期的對傳統的繼承與摸索,終於找到了書寫性的中國繪畫語言,這種語言為他今後的中國畫創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藝術空間。第三是堅持自我的同時不排斥對其它藝術技巧與形式的吸收與借鑒。劉大為認為,中國藝術的多元化是時代的必然,同時也是繁榮中國藝術的具體實踐。中國繪畫的排他性逐漸向融合性轉化,因為所謂傳統也不是僵化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流動和吸納,從而形成新的傳統。所以,劉大為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能不斷地去做一些有益的嘗試,如畫面構成意識、色彩的對比關係、整體色調的處理、光的運用等等,這些繪畫因素在他的作品中均有體現,且結合得非常融洽。劉大為的這些藝術特點為當代人物畫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啟示作用,他的這一畫風的確立無疑給中國畫壇增加了新的藝術樣式,作品中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完美結合也是現實主義價值核心的最好體現。

      劉大為在畫界口碑極佳,雖然在美術界身居要職,但他的謙恭平和、穩重寬厚的處世風格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體現在他的作品中,他創造的人物形象大多是樸厚寬和的,如《晚風》中鄧小平同志的形象,《草原上的歌》中蒙古老藝人的形象等,都極具親和力,我想這和大為的心態也略有所通吧。古人講『人品即藝品』,這其中的相互關係在當今社會也應有價值的體現。

      中國藝術現在需要傳統文化的回歸與復興,但其首先要超越民族主義的壁壘,回歸到人文精神及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並著眼于全球化的和諧共生,以一種恢宏開放的文化心態來面對全人類的文化積澱,這可能正是中國當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神的切實出路。劉大為的藝術創作具有鮮明的文化立場,同時也具有可貴的當代藝術精神,體現了民族創造力和民族精神的不斷超越。劉大為以其不懈的藝術追求定會不斷地創造出豐碩的藝術成果併為世矚目,他的現實主義藝術追求會得到更大的發展,併為中國的文化建設與藝術繁榮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唐輝  《榮寶齋》雜誌主編、榮寶齋畫院常務副院長)

熱詞:

  • 劉大為
  • 藝術家
  • 藝術
  • 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