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萬山紅遍》香港佳士得拍賣行于2007年5月28日的中國近現代畫拍賣會上,李可染的《萬山紅遍》經過熱烈競投後,以35,040,000港元高價成交,打破畫家作品最高成交價世界紀錄。
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間,以毛澤東《沁園春?6?1長沙》中的名句“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為主題創作了七幀畫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觀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當中的《萬山紅遍》高131 厘米,寬84厘米,為此系列作品中較大的一幀,甚具收藏價值。此作畫功獨特,扣人心弦,充分體現李可染山水畫藝術精華,實為難得之作。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舉國歡欣,人民對新的生活充滿期盼;五、六十年代,毛澤東詩詞成了不少藝術家的創作題材,故此以毛澤東詩詞為題的畫作不計其數,“萬山紅遍”更是當時最為歡迎的名句之一。該時候許多畫家繪畫秋山紅葉,被美術史家稱之為 “紅色山水”,“紅色”亦被賦予紅色政權統治中國的政治含義和時代特徵。
此畫以巨碑式豐滿構圖,用了大量得自故宮內府的硃砂,通紅一片,在謐靜中包含無限喜悅。作家為了突出“紅”字,運用大量濃密硃砂點,使畫面效果格外強烈,視覺魅力非凡,並以濃厚的墨色為底,形成冷暖對比,層次豐富;林間的白墻、山上的飛瀑和山下的流泉,互相襯托,極具氣勢,成了畫面的亮色,而前景的溪澗則為莊嚴壯觀的畫面增添了動感。
四十年代,李可染轉向中國畫創作時,他的人物畫創作表現出更成熟的個人風格,充分地反映了他藝術個性中瀟灑放逸的性情。這種風格特色一直保持到晚年,成為其藝術審美表現中與山水畫雄渾厚重審美趣向對立統一的一個重要的互補因素。
《清漓勝境圖》——1977年、152 128cm
江山明澄似鏡,兩岩景物和江山舟楫皆入影成雙。參差錯落的房舍,茂鬱林叢,還有奇形怪狀、千變萬化的山峰,好像故意排列在江水兩岸,任人觀賞。畫家用宏大佈局,把漓江最令人傾倒的景物一攬子鋪展于畫面上。
《洗桐圖》(1944年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鈐印:三企,可染,一塵不染 65.5 37.2cm)
《棕下老人》(1945年94.4 43.5cm)
《午困圖》(1948年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鈐印:可染,莫名其妙,有君堂 71.3 34.3cm)
《魯迅故鄉紹興城》(1962年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鈐印:李可染 62.3 44.6cm)
《萬山紅遍》(二)(1964年136 84cm)
《崑崙山色》(1965年 紙本水墨設色立軸 鈐印:可染,寄情,河山如畫 67 45cm)
《陽朔》(1972年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鈐印:可染 69 95cm)
《山頂梯田》(1974年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鈐印:可染,李 51.3 38.7cm)
《井岡山》(1976年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鈐印:李,可染 129 81cm)
《雨中漓江》(1977年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鈐印:李,可染,河山如畫 71.2 48.7cm)
《清漓帆影圖》(1979年立軸、設色紙本,60 96cm)
《潑墨山水》(1981年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鈐印:可染,日新,李 68.7 45.9cm)
《牧童歸去夕陽紅》(1984年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鈐印:李,可染,孺子牛,李下不正冠,陳言務去 69 58.5cm)
《煙江夕照》(1987年68.5 103cm)
《百重泉》(1987年109.6 60.2cm)
《密林煙樹》(1988年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鈐印:李,可染,陳言務去 76.5 50cm)
《雨勢驟然晴》(1988年 紙本水墨設色立軸 鈐印:白髮學童,李,可染,師牛堂( 82.7 52.2cm)
《執扇仕女》(1943)、《布袋和尚》(1943)、《荷凈納涼》(1943)、《放鶴亭》(1945)、《蕉林鳴琴》(1946)、《潯陽琵琶》(1946)、《宋人詩意》(1946)、《暮歸》(1946)、《溫柔鄉里不驚寒》(1947)、《鍾馗》(1948)、《柳溪漁艇圖》(1960)、《醉翁圖》(1947)、《無錫惠山天下第二泉》(1954)、《黃山雲海》(1982)、《春雨江南圖》(1983)、《蒼岩雙瀑圖》(1983)、《黃山煙雲》(1984)、《峽江輕舟圖》(1987)、《山靜瀑聲宣》(1988)、《峽江帆影圖》(1988)、《密樹自生煙》(1988)、《高岩水邊人家》(1988)、《暮雨初收夕陽中》、《苦吟圖軸》、《榕蔭渡牛圖軸》、《犟牛圖軸》、《雨中漓江圖軸》、《山水圖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