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潘公凱作品《雪融殘荷》 |
一度既不為當代藝術圈認可,也難被傳統水墨接納的當代水墨,近日卻成為藝術市場上的新寵。蛇年春節剛過,國際兩大拍賣巨頭佳士得[微博]和蘇富比[微博]即出奇一致地選擇中國當代水墨作為其春拍開場的“亮點”。頗為巧合的是,國內一些美術館也頻頻推出當代水墨展覽。
當代水墨這一曾經邊緣化的藝術門類,是否已真正走向成熟,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美術批評家王春辰[微博]認為,如今得出這一結論尚言之過早。在他看來,這並不意味著國際上改變了對中國當代藝術的關注,而是擴大了研究點,水墨成為之一。
當代水墨展迎來“井噴”
昨天開啟的亞洲藝術周是紐約佳士得的春拍傳統,今年的亮點之一便是佳士得私人洽購部推出的一場私人洽購展覽“閱墨中國當代水墨畫展”,參展者不乏劉國松、徐冰等知名藝術家。而早前,蘇富比也在紐約舉辦了名為“SHUIMO水墨:中國當代水墨展售會”的活動,其中,不少參展作品都是2012年的新作。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行,以及一些私人畫廊在本屆藝術周上集中舉辦中國當代水墨畫展,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據擔任蘇富比此次“水墨展”的藝術顧問龍美仙介紹,近年來,國際收藏界對中國水墨的興趣持續處於上升態勢,那些兼具傳統繪畫技巧和時代特色的水墨作品,能帶給藏家和參觀者更多的新鮮感。“他們懷有對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的發展和變化的研究興趣和好奇,重要的是我們做好了藝術,將真正的水墨做出來。”在王春辰看來,是中國的改變,讓他們更願意跟隨中國的改變去接納當代水墨這一藝術形式。
當代水墨不僅在墻外開花,在墻內也屢屢留香。正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他的史詩楊佴旻新水墨畫中國巡迴展”,以及在今日美術館[微博]展出的“潘公凱彌散與生成”,無一例外將關注點放在了水墨作品。潘公凱的作品《雪融殘荷》更是打破常規的展覽樣式,將傳統水墨作品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筆墨間已難覓其父潘天壽的印記。不過,今日美術館對當代水墨的青睞可以追溯到去年12月,當時,由當代水墨代表藝術家李津帶來的《李津 今日 盛宴》,與由徐冰、馮斌等四位藝術家舉辦的《何不水墨》展覽,選擇在同一天展出。據今日美術館館長謝素貞介紹,該館今年還會專門設立一間“水墨館”。
拍場的火爆尚待檢驗
今年2月底,位於798藝術區的“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更名為“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夏季風[微博]介紹,今年他們將推出三十余個展覽項目,其中當代水墨展為數不少,且今年首個水墨展已確定在5月份亮相。在他提供的一份合作藝術家名單中,不乏徐累、梁銓、李津、雷子人等當代水墨藝術家。
而在水墨藝術家的選擇上,夏季風説自己一直堅持做減法,即不再邀請傳統泥古的水墨大家,也不會把“85新潮美術運動”中涌現的以水墨作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家涵蓋進來,“許多人實驗水墨做得特別好,但毛筆、宣紙等材料,更多的是為他們的觀念服務。這與我們所倡導的將水墨作為藝術本體、而非媒介的當代水墨有很大不同。”
不過,儘管當代水墨在當下受到追捧,但夏季風認為,更多是由以拍賣公司為代表的二級市場的帶動,是一種市場選擇,根基並不牢固。一份數據顯示,中國嘉德[微博]去年首次推出的水墨人物和新水墨專場分別斬獲6500萬元和1380萬元的不錯成績,總額與當代書畫專場相差無幾;而北京歌德[微博]當代水墨專場成交率更是達到100%。而這些漂亮數據全都是在拍賣市場整體回落整理的大環境下取得的,更顯示出當代水墨的異軍突起。
在北京華夏傳承拍賣公司首席藝術顧問張正欣看來,蘇富比和佳士得此番同時推出當代水墨展,的確顯示出當代水墨已成為中國藝術品拍賣最值得關注的熱點之一,但只是辦展覽而非專場拍賣,也多少説明他們對這一板塊尚處於試探階段。
水墨的學術梳理亟待跟上
“今年是水墨發展的關鍵一年。”夏季風認為,目前水墨藝術家的作品價格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不過,更令他關切的是當代水墨還缺乏必要的學術梳理。他透露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已邀請著名美籍華裔學者沈揆一策劃一個當代水墨大展,檔期初定為今年7月。“這會是一個持續性計劃,明年、後年會繼續邀請不同的藝術家參與,同時也會組織國內外學者舉辦相關的水墨討論會。”他説,通過這些展覽,他試圖從學術上對當代水墨紛雜的概念做一個梳理。
關於當代水墨的未來走向,有人提出“水墨持續發展的關鍵是走向世界”,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藝術評論家方振寧[微博]就認為:“有那麼好的當代水墨畫,中國自己會發現的,西方不是中國藝術的標桿。”王春辰更是直言不諱,國際上推水墨展,並不意味著他們改變了對中國當代藝術的關注,只是擴大了研究點。
不過,無論採取何種方式推動當代水墨的發展,都離不開首先做好學術梳理。“嚴格上説,藝術家的學術水準通常在一級市場上得到充分認可後,二級市場的價格才會跟著水漲船高,堅實的價格體系才能建立。”在夏季風看來,當代水墨在二級市場的畸形紅火,也凸顯出一級市場如藝術機構存在缺位。“許多人對當代水墨所呈現的新美學傾向的認知還有很大局限性,不少人還是按照傳統的方法和思維模式在做事。”他建議,除了市場的自主選擇之外,還需要評論家、策展人和藝術機構一起,從學術層面上建立某種標準,告訴大家哪些藝術家是非常重要的,哪些可能存在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