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進軍“非遺”産業的農民書記

發佈時間:2013年01月24日 16:2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湖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胡明榮在社區扎高龍

       “從農村到城市的路有多遠?也許只在一夜之間。”

       “從農民到文化人的路有多長?也許就在一念之間。”

       昨日上午,洪山賓館代表駐地,胡明榮代表向記者講起她關於“非遺”産業發展的建議時,首先拋出這樣兩個問題。

       胡明榮説,農村人進城後,精神文化也要同步跟上,村民有舞龍習俗,社區經常組織舞龍活動,豐富村民文化活動。

       “高龍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國際上正興起保護熱潮呢!”受邀前來觀摩舞龍活動的一名文化工作者告訴胡明榮。

       “非遺?!”做了幾十年農村計生、維穩工作,胡明榮頭一回聽説這個“文化詞”。原來,高龍是活躍在漢陽區江堤鄉一帶的民間舞蹈祭祀活動,已有1400多年曆史。2008年,高龍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胡明榮一級一級向區、市、省文化部門請教,尋找高龍與社區發展的結合點,最終形成了一個大膽的思路:由集體經濟投資,在江欣苑辦起“非遺”文化傳承園,發展非遺産品銷售、非遺旅遊産業。

       社區黨委徵求民意,“傳承園”的創意得到居民一致擁護。2012年8月,龍洲置業公司投資8500萬元,社區居民自發籌集1600萬元,建成了佔地25000平方米的“非遺”傳承園。

       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傳承園先後引進了武漢及周邊54項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的傳承人,根據協議,社區為他們免費提供“非遺”産品展銷廳和工作室,他們負責培訓有意願的社區居民學習技術,並銷售所制的“非遺”産品。

       半年來,傳承園顯示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截至目前,園內共有36個項目擴大了生産規模,新增從業人員1200多人,從業人員月均收入達到1500元。

       “我的目標是把‘傳承園’辦成‘産業園’。”胡明榮告訴記者,今後,她將致力於推進“非遺”産業化,讓武漢高龍走向世界。

       議政語錄

       “非遺”在現代社會合乎規律地發展,就是進入市場,實現由“生産(創作)─流通─市場”,再由“市場─流通─生産(創作)”的良性循環。

       我建議,整合全省57項“非遺”文化資源,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非遺”文化旅遊景觀;深度發掘漢陽區已有的文化旅遊資源,如以龜山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以歸元寺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漢陽鐵廠為代表的“近代工業文化”等,與“高龍文化”互相輝映,形成一條內涵豐富的旅遊線路。

熱詞:

  • 非遺
  • 産業
  • 高龍文化
  • 非物質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