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西張村鎮廟上村,村民在對坍塌、廢棄的地坑院進行修繕。 |
地坑院又稱天井院,由原始人類的“穴居”發展而來,多沿地面向下挖掘6至7米,形成大小不等的方形深坑,然後在四壁鑿出8至12孔窯洞,其中一孔通過斜坡式甬道延伸至地面,供居民出入,另有碾磨窯和水井等設施。地坑院四週有矮墻,以防止雨水倒灌和人畜墜落。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穴居”地坑院僅在河南省三門峽境內保存較好。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近年來,由於風雨侵蝕、年久失修,有的又無人居住,天井院發生坍塌、廢棄情況嚴重。從今年3月開始,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西張村鎮和廟上村陸續投資100多萬元對廟上村30多座天井院進行修繕、保護,並進行有效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