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北京時間6月29日深夜,從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的第36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傳來喜訊──我國申報的元上都遺址經大會審議,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第30處世界文化遺産宣告誕生。
“申遺”絕非易事,在中國乃至世界眾多的文化遺址中,元上都為何能夠脫穎而出,一舉闖過“申遺”大關?
考古研究有“硬貨”
“16年的辛苦沒白費。”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廳長王志誠説,早在1996年,自治區就成立了申遺領導機構,並組織考古專家對元上都進行勘察調查,整理出大量歷史資料和豐富的研究成果。為揭開忽必烈稱帝前“龍興之地”元上都遺址的神秘面紗,自2004年,當地政府先後與相關學術部門聯合召開了5次國際性研討會,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論文。
王志誠説,考古研究發現,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金蓮川草原的元上都遺址,是草原文化、農耕文化、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産物,具有典型的全球普遍價值。
公元1256年,成吉思汗之孫、受命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的忽必烈,命漢族幕僚劉秉忠在桓州東、灤河北“選地建城郭,三年建成”,初名“開平府”,為忽必烈藩王駐所。1260年,忽必烈在此稱汗,將其作為臨時都城;1263年,“升開平府為上都”,正式定為元朝都城。1267年,大都(今北京)建成後,蒙元帝國實行以大都為首都、上都為夏都的“兩都巡幸制”。
《馬可 波羅遊記》使元上都聞名於世界。由宮殿、草原、森林、溪流構成的夢境中的上都,當時在西方國家被稱作Xanadu,在英美的《韋伯英語大辭典》中被單獨列為詞條;歐洲天文學家還用它命名土星的第六顆衛星。幾百年來,Xanadu成為歐美人士描繪神秘美麗地方的形容詞。
王志誠説,當時,許多影響世界和中國的重大事件都在此發生。例如,元朝包括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鐵木爾、元武宗海山等6位皇帝在這裡登基;忽必烈在上都設立中書省,總領全國政務,從而創立了行省制度,鞏固了國家的統一,省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域名稱一直沿用至今;1260年7月,忽必烈下令在上都發行紙幣,使金屬貨幣制度發生了重大變革,此後世界其他國家也開始發行紙幣。
歷史遺存保“真實”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文物處處長王大方説,元上都的申遺成功,與歷史遺存的完整性、真實性密切相關。
王大方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元上都遺址就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有效保護。目前,元上都遺址遺産區面積25131.27公頃,包括整體格局清晰、保存完好的上都城、關廂、防洪渠、墓葬群等遺址遺跡;緩衝區涵蓋了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傳統人文景觀,以及濕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沙地等蒙古高原草原特色景觀在內的遺址環境。
儘管1358年至1368年間上都毀於元末農民起義的戰火,明代初期的1430年之後廢棄為遺址,但幾百年來,當地人民一直尊稱上都遺址為佛教寓意的“兆奈曼蘇木”,即一百零八座寺廟之意。元上都城址周邊的群山峰頂上,分佈著許多人工壘起的石堆,蒙古人稱之為敖包。當地蒙古族群眾每年都要定期祭拜敖包,這是草原民族傳統的山嶽崇拜習俗,與“背山面水”的元上都遺址在精神層面上有著密切聯絡。如今,蒙古族群眾每年在草原上舉辦那達慕大會,男子酷愛賽馬、摔跤、射箭等競技活動,也是生存在元上都的先民在民族精神文化方面遺留至今的傳統。
2009年至201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內蒙古對元上都遺址進行了局部考古勘探和發掘。文物考古發現,元上都從明代至今長期處於自然保存狀態,除少量修繕活動,基本沒有出現人工干預。
精心提煉“特殊性”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元上都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總指揮部了解到,元上都申遺成功,與申報過程中“國際慣例”操作方式和精心研究提煉出的元上都“特殊性”有著極大的關係。
元上都申遺過程中,並未做大量的“造勢”宣傳工作,只是組織專家學者按照國際慣例整理資料,一步步嚴格履行申報程序。
“深層次提煉申遺項目的特殊性至關重要。”參與元上都申遺文本起草工作的內蒙古文物局原局長劉兆和説,我國專家在大量考古資料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元上都申遺的四大理由。包括它是“逐水草而居”的草原遊牧文明與“背山面水”定居的農耕文明融合的典範,這是世界都城史上絕無僅有的;它見證了曾經縱橫歐亞大陸百年的蒙元帝國的興衰;它也是導致亞洲宗教格局發生重要變化的13世紀“佛道大辯論”的場所;它還與引發歐洲“大航海時代”的《馬可 波羅遊記》有著直接關聯,其作為夢幻花園Xanadu文化符號的原型,在當今世界的文學、音樂、建築等藝術領域産生著廣泛的影響。
有關人士表示,具有廣博考古研究潛力的元上都遺址,仍需加倍保護,讓這“草原古都”散發更加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