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竹馬表演 |
臨清馮圈竹馬已有200餘年的歷史。據第九代傳承人馮連解介紹,馮圈竹馬具有鮮明運河文化特色,是地域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見證。
近年來當地政府多方位積極開展馮圈竹馬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立體展示,將傳承保護工作融入各類展演活動以及節慶文化、廣場文化中去。
地域文化融合的見證
在臨清市城西南緊靠漳衛河的煙店鎮馮圈村,活躍著一支竹馬民間藝術表演隊伍,俗稱“竹馬會”。逢年過節或有了紅白喜事,他們總會精心裝扮,跨馬而舞,伴著節奏明快的鼓聲和樂曲,時而跳躍,時而搏擊,浩浩蕩蕩,場面好不壯觀。竹馬已成為當地和周邊地區深受農民群眾歡迎的一種傳統表演形式。
所謂竹馬,就是利用竹篾扎成馬的形狀,外糊數層厚紙,彩繪後涂上桐油,成為表演道具。表演時,人們將其跨于腰間,似騎馬狀。竹馬,民間稱謂很多,但主要有竹馬舞、竹馬落子兩種。傳統的竹馬舞,大多化裝為歷史故事中的人物或地方戲曲中的角色,生、旦、凈、末、醜各行當齊全,演員手中的道具,或馬鞭,或刀槍劍戟,或棍棒,據人物身份而定。表演者通過表情、姿態和唱腔,表現劇情和人物性格。只舞不唱的稱為“竹馬舞”,載歌載舞的稱為“竹馬落子”。
“竹馬”一詞起源於唐。文獻中最早記載竹馬的是《後漢書》。東漢後,竹馬正式作為兒童遊戲加以提倡。唐代後竹馬舞、竹馬戲等多種藝術形式相繼出現。到了宋代和明代,竹馬表演已在民間社火中出現並逐漸得到普及。明代阮大鋮編寫的劇本《雙金榜》中,曾有跑竹馬舞蹈表演的記述。竹馬曾經流行于全國許多地方,雖大同小異,但經過漫長的流傳過程和歷代藝人的修改、演變,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藝術風格的多種表演形式和內容。
臨清馮圈竹馬已有200餘年的傳承歷史。據第九代傳承人馮連解介紹,馮圈竹馬具有鮮明運河文化特色,是地域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見證。清朝時期,臨清交通運輸主要以水路為主,馮圈村位於漳衛河畔。清嘉慶年間,正是寒冬臘月,漳衛河面上處處可見順流而下的大塊冰淩。當時河南新鄉的民間馬會去北京、天津一帶演出,返鄉途中,正趕上河道冰封,船隻無法通航,無奈之下,部分人只好徒步回家,留下的便看守船隻,等待開春時再回去。因岸上就是馮圈村,時間一長,村民們便慢慢學會了竹馬這門表演藝術,並很快置辦了行頭,組織了竹馬會。從此,竹馬藝術在馮圈村流傳下來。
九代傳承人“口傳身授”
臨清馮圈竹馬有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地方特色濃郁,生動活潑,能舞兼唱,內容豐富,傳統古樸。
首先,竹馬表演有七匹馬和一頭黑驢組成,每匹馬脖子上均係有五個銅鈴。馬身上分別涂有紅、白、黑、青、黃五種顏色。紅象徵“桃花馬”,白為“白龍馬”,黑為“烏騅馬”,青為“青鬃馬”,黃為“黃驃馬”。其次,演員服裝按飾演角色進行包裝,後背插有四根護背旗的為“硬靠”,後背無旗、穿緞彩上衣的為“軟靠”,又稱為“須子鎧”。女將著“七星額子”頭盔,男將著“帥子盔”、“虎頭盔”、“金銀殼”,分別插有兩根翎子,丑角帽子插一根翎子。
演出時七馬一驢八件套,按凈、醜、生、旦編排。表演內容以唐宋戲文為主。在演出過程中,騎黑驢的丑角演員在場上最為活躍,表情也最為豐富,有時扮個鬼臉,有時表演一些令人捧腹的滑稽、幽默動作。演員互舞動作中,間有唱腔,或對唱,或接唱,或數板,唱完再舞,舞完再唱,聲情並茂。唱腔主要為笛子腔,很多地方與河南梆子(豫劇)大平調相同,伴奏以嗩吶、笛子、笙為主,並有大號、小號,能學馬叫聲,稱為人歡馬叫。武場有一尺八的大鼓、大鑼、小鑼、大鐃鈸等。常表演的傳統劇目有《三請樊梨花》、《楊家將》、《穆桂英》、《大刀王懷女》等。
整個表演過程按武場分為五部分。一是亮相單別馬,即單人互相穿插迂迴表演;二是雙別馬,由雙人對走互相穿插表演;三是跨走四面鬥,即由裏到外分四角進行翻轉表演;四是扇子延馬,即分別表演各種上下馬的亮相動作;五是殺亂陣,即八人分四對表演相互搏殺的場面。
馮圈竹馬是通過口傳身授的方法傳遞下來的。第一代傳承人馮木是最先學習這項民間藝術的馮圈村人,他不僅掌握了全套要領,還是竹馬會最早的組織者和發起人,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代竹馬會會首。第二代傳承人馮金選係馮木之子,因受家庭影響,從小學習竹馬演出技藝,再加上嗓子好,十六歲就因唱功出色而走紅,人送綽號“十六紅”。第八代傳承人馮廣遜一生愛好竹馬,他掌握全套技藝,並能自編自演小劇小戲,以頭馬扮演樊梨花、穆桂英而出名,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把終止演出活動20多年的竹馬會重新恢復並傳承下來。第九代傳承人馮連解擅長創作,兼工樂器演奏及唱功,他擔負著竹馬會第二次恢復演出活動後的傳承責任。
將傳承和展演融為一體
據馮圈村老人們講,臨清解放時,竹馬會演員30余人曾進城祝賀演出,榮獲“龍燈馬會”表演第一名,轟動一時。當時在臨清縣城考棚街一帶進行表演時,人山人海,在擁擠中把道具馬都擠扁了。1963年,漳衛河暴發大洪水,馮圈村被淹房屋、竹馬道具一應被沖毀,竹馬一時停止了活動。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1986年,竹馬第八代傳人馮廣遜重新成立了“馬會”,大家踴躍參加,積極捐款捐需,幾個月便把馬糊好,並赴安陽、邯鄲購置了服裝、道具、鑼鼓等。村裏的年輕人也組織起來,白天勞動,晚上排練,使這項民間藝術很快繁榮發展起來。後來,原竹馬會成員紛紛從事各种經濟活動,竹馬會再度停止了演出活動,尤其是第八代傳承人馮廣遜等主要演員相繼過世後,馮圈竹馬處於後繼無人,瀕臨滅絕的境地。2007年馮圈村村兩委出資3000多元修繕了現有竹馬表演行頭,召集老藝人安排專門場地進行排練,馮圈竹馬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
2009年,馮圈竹馬成功入圍臨清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民間舞蹈類名錄,2011年成功入圍聊城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民間舞蹈類名錄,今年將開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申報工作。同時,煙店鎮近年來累計投入萬餘元用於竹馬會演出經費,連年參加市、鎮組織的各類演出活動,多方位積極開展馮圈竹馬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立體展示,將傳承保護工作融入各類展演活動以及節慶文化、廣場文化中去,受到群眾熱烈歡迎及好評,使這一優秀的民間藝術重新煥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