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小娃個個認識書本,卻認不得我們的繡樣了。”60歲的楊秀珍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人,她從八歲起便開始開始學習刺繡。談起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苗繡的境遇,楊秀珍用“焦心”兩個字形容。
貴州省文化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楊曉輝近日告訴記者,人們對苗繡失傳的擔憂源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全球化進程伴隨而來的城市化開始席捲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久居鄉村的苗族青年男女開始外出務工淘金,整日繡花玩耍的苗家小女孩也開始把重心轉向書本和功課。隨著人們審美觀念和趣味的不斷變化,苗族青年人中穿著本民族服裝的人也越來越少,苗繡藝人的數量就日漸減少。
貴州省有430萬苗族人口,佔全國苗族人口的48.1%。據不完全統計,僅貴州就有160多種苗族服飾,苗繡的形式也十分豐富。“以最先被世界認知的貴州臺江苗繡為例,繡制一件苗族盛裝,就算繡得很粗糙也要1到2年,如果繡仔細一點3到5年是少不了的。”貴州省苗學會副會長楊德培告訴記者,正是因此,年輕人為了追求立竿見影的經濟利益而坐不住,一段時間裏,關於苗繡失傳的擔憂開始在苗家人的心頭瀰漫。
“苗繡的傳統工藝就過去而言,整體水平確實略有下降,不過應該説在經歷了一段波谷後,對苗繡的傳承現在正處在一個上升期。”楊曉輝説。2006年,苗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如今在政府層面,不僅確定了多名苗繡非遺傳承人,對他們進行政策方面的扶持,而且截至2011年,貴州省已有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項目進駐中、小學,越來越多的中、小學課堂上增加了具有當地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課程。
貴州省文化廳非遺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貴州省內目前有6名苗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設立傳承人的最主要作用就是通過傳承人在當地傳授苗繡技藝。”除此之外,傳承人還肩負著參加政府公益性活動、文化交流,對外宣傳貴州苗繡的任務。這對於貴州苗繡的傳承和保護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目前,貴州苗族服飾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楊德培認為,苗族的文化背景使得苗族女性可以天馬行空地創造出任意繡樣,這種完全無束縛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苗族服飾“申遺”的法寶,也是苗繡在其他地方只能被複製不能被創新的主因。“苗族文化沒有消亡,苗繡就不會消亡。”
“最關鍵的是市場的帶動作用,也將很好地促進苗繡的傳承與發展。”楊培德告訴記者,正因為機械化生産的苗繡氾濫,才顯得手工的苗繡尤為珍貴。目前在黔東南地區,已經有很多的苗繡手工小作坊,楊秀珍也在謀求辦一個自己的繡場,除了自己繡外,還傳授苗繡的技藝。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貴州苗學會會員曾麗提到,由於傳統苗繡的藝術性、珍貴性、稀有性,苗繡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有些達到收藏級的繡片價值上萬元人民幣,一件上好的臺江施洞破線繡衣的價格已經超過10萬元。且這些年苗繡的收藏價格一漲再漲。
“當苗繡不僅是一種民族文化傳統的體現,更是一條獲取經濟利益的途徑時,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留在家裏刺繡而不是外出務工。”楊培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