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非遺保護與人才培養可以雙贏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15:0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韭菜開花也細茸茸噢,有心戀郎噢不怕窮哦噢,只要二人嘞情意好嘞,冷水泡茶喲慢慢濃啊。”在湖南藝術職業學院課堂裏,桑植民歌傳承人尚生武一邊唱一邊給學生們講授桑植民歌的藝術特徵。

       這是該院與湖南桑植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聯合舉辦的“桑植民歌進校園”系列活動之課堂教學活動。

       桑植民歌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項目。它是中華民族古老歌謠的延續和發展,起源於原始農耕時期,人們在長期的勞動中,用歌聲傾訴自己的情感,調節自己的情緒,後又吸收了楚巫時代祭祀活動中演唱的一些音樂元素,並一代代口耳相傳,延續至今。

       民間藝術與學院藝術的一次對話

       去年6月,湖南藝術職業學院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舉辦了“桑植民歌進校園”原生態音樂會。64歲的桑植民歌傳承人谷彩花做夢都沒有想到,她那跟山溝溝裏的村裏人對山歌的曲子也能走進大學校園,迷倒一群能歌善舞的大學生娃。

       桑植民歌多用襯詞、襯腔擴充聲腔和歌詞的內容,使音樂生動、鮮明、形象,歌曲音樂節奏産生一種特殊的律動性。

       “桑植民歌好韻味喲!這是我聽到的最好聽的民歌!”該院聲樂係一位大一學生欣賞了演出之後發出這樣的感嘆。

       這是桑植民歌首次進入藝術院校演出。“這場演出無疑促成了民間藝術與學院派藝術的碰撞和對話,質樸的歌聲,讓一群來自大山的民歌王子與一群接受系統科學發聲培訓的大學生結緣,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該院長魯雁飛介紹説。

       搭建非遺合作平臺

       音樂會後,湖南藝術職業學院舉辦了桑植民歌傳承與保護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高等專業藝術院校不僅師資力量豐富,可以提供充分的專業指導,而且在人才培育、生産機制方面,可以直接保障和解決傳承人青黃不接的問題。像桑植民歌這樣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走進校園和課堂就可以讓它得到更好的傳承。同時,更多專業人士的關注、學習和研究,有利於桑植民歌文化品質的提升。

       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劉振平表示,要真正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靈魂,還需要回到其遺産生成的民間去學。離開了其民族特徵、語言特色、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生成發展的重要因素,就無法學到精髓。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還在桑植縣掛牌成立了桑植民歌實踐教學采風基地。該院組織學院師資、相關藝術家深入桑植民歌基地采風,與當地的民歌傳承人零距離交流,吸收豐富的民間音樂元素,把桑植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資源轉化為豐富的音樂教育資源;加強對桑植民族音樂文化資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加強培養桑植民歌演藝人才和高層次音樂人才,為桑植民族音樂文化活態保護、傳承儲備人才,實現薪火相傳;加強發掘更多新民歌、新節目,開發出適合目前市場需求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打造桑植民歌音樂品牌。

       該院黨委書記易介南教授説:“我們與桑植縣的聯姻,旨在搭建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之間的合作平臺。”

       庹紅錦是“桑植民歌進校園”中年齡最小的傳承人,才22歲,作為新生代民歌手,她作為桑植縣文化局的委培生,走進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校園,系統地在這裡學習聲樂技巧。該院不僅為桑植民歌培養了傳承人,使桑植民歌得到有效保護,而且豐富了教育教學資源,併為這一本土藝術形式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多樣的可能、更為廣闊的空間。

       以地方政府和專業高等藝術院校聯姻的方式對桑植民歌進行傳承和保護,揭開了湖南高等專業藝術院校非物質文化遺産教育傳承的序幕,也標誌著湖南民族民間文化在高等專業藝術教育中真正開始起步。

       建立非遺保護培訓基地

       湖南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截至目前,湖南共有郴州的“湘昆”、岳陽的“汨羅江端午習俗”2個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湘西自治州被文化部批准命名為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有國家級非遺項目99項,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55人;有省級非遺項目220項,省級傳承人157人。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是湘劇、花鼓戲的最高學府,培養出了左大玢、王永光、劉趙黔等11位國家藝術表演最高獎——梅花獎、文華獎得主,將地方戲曲在這裡中規中矩地傳承、原汁原味地呈現;同時還主動承擔起更多的傳承湖湘文化的重任,加大對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挖掘、整理、保護與研究,積極搭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的合作平臺。

       湖南省文化廳廳長周用金説:“我們將在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培訓基地,探索高等藝術院校與地方政府攜手保護、傳承、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新路徑。

       讓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精品走進校園和課堂。除了桑植民歌這一類民歌之外的表演藝術,戲曲、曲藝、舞蹈等項目都可以走進校園,學校可以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孵化器。

熱詞:

  • 非遺保護
  • 桑植民歌
  • 非物質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