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人類文化遺産——華亭曲子戲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1日 16:4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蘭州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自華亭曲子戲被列入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後的幾年來,政府重視了,民間積極性高漲了,唱曲子的社班也增多了,“小曲子”唱紅了華亭的村村社社。在年復一年的傳承和創新過程中,華亭曲子戲的頑強生命力再次得到鞏固,獨有的藝術感染力再次得到昇華。

       華亭曲子戲晉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華亭曲子戲究竟憑什麼晉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回答這個縈繞在華亭人耳旁千萬遍的問題,其實就是對華亭曲子戲再認識的過程,為使這種民間俗得不能再俗的藝術登堂入室,走向世界做準備的過程。

       首先,“小曲子”再土也是民族的遺産。文化是民族的特質,是各民族相互區別的“個性”。我國民族眾多,地域遼闊,文化多元,習俗差別較大。各民族﹑各地區人民在千百年生産﹑生活中孕育﹑發展﹑形成了形式各異的説唱表演藝術形式,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以京劇為代表的戲曲(包括崑曲﹑秦腔﹑黃梅戲等琳瑯滿目的地方戲曲)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表演藝術形式,為世界其他民族所稱奇。而曲子戲又是戲曲行當裏的“獨角”,她以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突出而受到世界各民族的關注和青睞。華亭曲子戲之所以晉級“國寶”就在於她的“土”(流行於民間)﹑“奇”(藝術效果奇特)﹑“小”(流行範圍小)﹑“危”(瀕臨滅絕)﹑“高”(她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元素高遠厚重),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遺産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其次,“小曲子”雖俗,卻俗出了地標式文化遺産的特質。藝術的境界高不過繁榮,藝術的生命力貴不過特色,而特色的源泉離不開民族的特質和地域的風格。華亭曲子戲無論從語言特色﹑人物形象﹑音韻節律﹑環境氣氛﹑表演方式﹑主題思想等等哪個方面看,都是華亭的戲,都以古隴山作為歷史文化背景的。2010年初,甘肅和新疆兩省(區)曲子戲研究課題組的專家在華亭召開研討會,新疆自治區的專家曾説,在新疆,除了漢族人唱曲子戲外,維吾爾人也用維漢夾雜的語言唱曲子戲,但是在多年的挖掘過程中,總覺得曲子戲與新疆大的文化背景有點不很融洽。看了華亭的曲子戲後終於明白,新疆曲子戲的根在華亭,應該是走西口的人將華亭曲子戲一路走,一路唱,帶到了新疆。

       華亭曲子戲體現的精華

       由於曲子戲的傳統傳承方式為“口傳心授”,因此華亭曲子戲是裝在人們心裏的文化遺産,沒有規範統一的藍本,時至今日,我們能夠見到的也只有朱棟蒼先生編著的《華亭曲子戲研究》(甘肅省文化藝術研究所編輯,陜西旅遊出版社2009年出版)一書。

       曲子戲的調式源自民間現編現唱的小曲,表演者往往根據劇情的發展變化和角色特點,選擇那些順口的﹑人們愛聽的﹑流傳廣泛的調子配給唱詞,安個調名,就逐漸形成曲子戲的板式調子,有點宋詞裏“詞牌”的味兒。小曲既是曲子戲的“源”,又是曲子戲的“本”。從這裡可以找出曲子戲與“大戲”在音樂曲調方面的區別。曲子戲的源頭就是散佈民間的小曲子;而京劇﹑秦腔等“大戲”音樂曲調則是專門的作曲家,在吸收消化了包括小曲子在內的優秀民族音樂基礎上創作的作品,它來源於民間音樂而高於民間音樂。相對於音樂家的戲曲作品而言,曲子戲的流派五花八門,調式不但要豐富得多,壯觀得多,更是絢爛多彩,美不勝收。我國的戲曲藝術雖然被國際音樂界稱奇叫絕,但搬上舞臺、成龍配套的戲曲(包括地方戲曲)流派,主要體現在早期的表演藝術家創造的演唱風格,也就那麼幾十種,而民間的小曲子一直延續的是她的原生態基調,遍地開花,豐富多彩。“大戲”﹑歌曲﹑花兒等由於經過專業演員多次創作加工,形成了一套套固定唱法,而且角色的不同唱法也不同,如京劇﹑崑曲的假嗓子唱法,秦腔的“吼唱”,花兒的“漫唱”,歌曲的美聲唱法﹑民族唱法等,必須按其套路才能走板上調,曲子戲則不然,許多調子像唱又像哼,自由隨和,綿軟柔和,什麼場合都能適應。

       對目前傳留下來的40支傳統華亭曲子摺子戲進行分析,其音韻旋律的基本特色就是自由隨和,完全符合現編現唱的小曲子規律。從唱詞方面看,長短句混合運用是普遍現象,只要求每句最後一字押韻,比較有規律的為四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也是最後一字押韻,且多半是比較講究音韻和諧對仗,高雅正規,有經過文人加工的明顯痕跡。從唱段方面看,基本旋律的重復是創造情感和氣氛的主要方式。從曲子方面看,節律緊湊,上口易唱的有《採花調》﹑《蘭州調》﹑《崗調》﹑《一串鈴花調》﹑《大慟調》﹑《五更調》﹑《越調》等,也是最成熟、最基本的唱腔。也有一些曲子為了給角色一些表演的空間,在完整的曲句中間重復“繞花子”、“兜環子”,哼唱一些無任何意義的節拍,只起到打拍子的作用。還有些是即興編詞,上句已經唱出,一時又沒想好下句時,臨時加進一些“花子”和“環數”,待想好下句唱出時,全場表演者和觀眾齊聲幫腔,給以支持。這種自由隨和的唱法,增強了現場歡快的氣氛,也調動了觀眾的情緒,讓這些高雅音樂表演中的缺陷反而成為曲子戲的長處和優勢。

熱詞:

  • 華亭曲子戲
  • 國家級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