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20萬群眾樓觀廟會共祭先哲老子同沐大道智慧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16:5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西安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樓觀臺道文化景區,群眾通過各種形式紀念聖賢老子

       “鐘靈樓觀,地肺之山。歷代眾仙,修道綿綿……老子智慧,價值無限。老子文化,博大彌天……”3月2日上午,樓觀臺三清殿前青煙裊裊、鼓笙悠悠,伴隨著飽含虔誠的祝文,20多萬群眾共祭先哲老子,同沐大道智慧。

       3月2日是農曆二月初十,也是老子的誕辰,每年這一天,方圓數裏的群眾會自發前來,在顯靈山前祭拜老子,應者雲集蔚為壯觀。據粗略估計,每年至少有20萬人來趕赴這場廟會,使其成為關中地區規模最大的朝聖活動之一。

       上午九時三十分許,終南山北麓新落成的古樓觀景區福地池廣場上,早已是人聲鼎沸,參加祭拜的儀仗隊、禮樂隊在人流涌動中緩緩前行。來自東樓觀村、省村、八一村、鹿馬村、塔峪村的祭拜隊伍,成為昨日的主角,1萬多人組成的祭拜團浩浩蕩蕩,完成了一場祭拜老子、追遠懷古的精神洗禮。

       在人群中,一組大個頭的饅頭、桃子、石榴特別搶眼。12名壯漢分成3組,肩扛象徵著福氣的壽饃、仙桃、石榴巨型面塑,作為祭拜的貢品。記者了解到,每個面塑重達150斤左右,讓人嘆為觀止。

       當地傳統的“紙活”工藝昨日也驚艷亮相。以老子文化和道家經典為腳本,紫氣東來、孔子問禮、秦王求雨等經典故事,以“紙活”這種民間藝術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眾人面前。“紙活”融合了編織工藝和剪紙工藝,是樓觀地區古今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

       見過重300斤、高1.5米的“大蠟”嗎?昨天,16名漢子硬是把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從山腳下抬到了三清殿裏供奉老子。為了表達對老子的無限敬重,這支大蠟將從今年的二月初十,一直燃燒到明年二月初十而不滅。大蠟製作是周至縣終南鎮豆村傳統民間手藝,源自唐朝,歷經43代傳人大約1300年的歷史過程。

       禮服素美,鼓樂傳神。或青衣朱冠,或丹衣黑冠,精美的古制禮服讓人頓時肅然起敬。在三清殿前,法鼓、擊罄、鳴炮、奏樂等環節井然有序,肅穆威嚴的參神祈福禮讓人思緒萬千。

       來自東樓觀村的蘇海權,是扛“大蠟”隊伍中的一員,今年已經61歲。老人滿臉誠意告訴記者:“祈求風調雨順唄!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們大家的信仰,我們村每年都會來祭拜,村裏的人都很支持。”作為主祭人之一的劉聯社回憶道,打小時候起,祭拜老子的廟會從未中斷,自己已經參加過近30次。“今年的活動,人數和活動規模比以往更大了,但民風民俗還是那樣原汁原味。”劉聯社説。

       周至一直以獨具魅力的民俗文化聞名遐邇。被當地文化部門輯錄在冊的民俗文化項目就多達72項,其中不乏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祭拜老子的民間廟會活動從古至今綿延不絕,如今繼續在發揚光大。

       在的祭拜活動中,精妙莊嚴的祈福禮讓人印象深刻。記者了解到,周至禮儀學校已經有40余名學員在研習禮儀,周至禮儀協會則已有200多名會員。另外,各類民俗文化的傳承活動也在努力前行,許多瀕臨“人亡藝息”的傳統藝術和傳統工藝正在得到保護。

       3月2日樓觀廟會,僅僅是“首屆西安樓觀中國老子文化節”周至民俗文化活動的序幕。從3月2日到7日,西安鼓樂、獅子舞、雙嗩吶、秦腔摺子戲等一批富有特色的周至民俗文化經典,將在樓觀大舞臺輪番上演。

熱詞:

  • 樓觀廟會
  • 老子
  • 朝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