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相聲師承自第五代、第六代之後,在數量上每代都大幅度地減少;從事曲藝人才培養的中專及大專層次的正規專業學校僅有兩所;曲藝長期沒有獨立的學科目錄而被涵蓋在戲曲學科之內。
與許多藝術品種一樣,當下曲藝藝術的發展處於較為低迷的狀態,其表徵則主要體現在人才短缺,作品編創偏于戲劇化、歌舞化、雜耍化,演出市場不成熟,觀眾對曲藝的審美趨於娛樂化等方面。這其中雖然有曲藝藝術發展的外部文化環境正逐步受到新興藝術形式衝擊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根源於曲藝藝術自身所構建的文化生態的不足與缺陷。
如果説,曲藝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文化生態的構建必須重視曲藝的創作表演、審美欣賞、學術研究三方的平衡,那麼演員層面的知識與技能傳承、觀眾層面的審美趣味與習慣傳承、學術層面的歷史與理論傳承共同構成的曲藝藝術傳承體系,則是維繫其文化生態健全發展的核心。然而令人遺憾與擔憂的是,目前曲藝界不僅在演員層面的知識與技能傳承上,主要依賴傳統的拜師收徒與“口傳心授”方式,造成傳承體制的單一化,而且其他兩方面的傳承更是處於基本被忽視的狀態。因此,筆者認為,傳承體制與體系的不健全正是造成曲藝文化生態日益惡化的關鍵,已經成為阻礙當下曲藝發展的瓶頸。
首先,從傳承體制的角度看,當下曲藝以“口傳心授”為主體的傳承模式的不足已經日益明顯。僅就相比而言還算活躍的相聲藝術而言,據《相聲師承關係總表》可以清楚地看出,相聲師承自第五代、第六代之後,在數量上每代都大幅度地減少。實際上,藝術人才的斷層與短缺的現象並不是相聲所獨有的,而是幾乎每個曲藝曲種都正在面臨的困境。
從學校教育來看,據筆者所知,從事曲藝人才培養的中專及大專層次的正規專業學校僅有天津的中國北方曲藝學校、蘇州的蘇州評彈學校兩所。曲藝作為技藝性要求較高的藝術門類,其演員通常需要多年的童子功訓練才能真正“站穩”在舞臺上,所以曲藝人才培養的黃金時期恰恰是在演員的青少年時期。正是基於此,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提出“曲藝教育要從娃娃們抓起”,並倡導成立了中國曲協青少年培訓基地。無獨有偶,2010年10月,由劉蘭芳任名譽校長的遼寧鞍山鐵東區青少年曲藝學校也正式揭牌。這無疑是抓住了曲藝藝術傳承與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但是曲藝的藝術傳承與教育如果僅僅關注其基礎性,而忽視其長期性、連續性與系統性,那麼曲藝的基礎教育可能只會成為當下所謂素質教育的又一藝術來源,而不能真正成為曲藝人才培養的搖籃。要從根本上解決曲藝目前隊伍萎縮、人才稀缺的問題,必須要建立從基礎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曲藝人才培養體制。這種規模化、常規化的教育與傳承機制,恰恰能彌補依賴“口傳心授”等方式的傳統曲藝傳承模式零散性、隨機性的不足。面對當前曲藝人才發展的困境,建立和健全我國的曲藝教育體系,已經變得更加刻不容緩。
其次,觀眾層面的傳承沒有被納入曲藝傳承體系之中。從傳承體系角度而言,表演的傳承當然是曲藝傳承的主體之一。而觀眾及其審美趣味與習慣同樣也是曲藝傳承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歷來曲藝界在傳承問題上似乎並不十分重視觀眾層面的傳承,其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更多是將曲藝藝術的各個曲種當做娛樂商品來看待,幾乎遮蔽了其民族文化遺産的根本屬性。正因為是娛樂商品,那麼觀看曲藝表演的觀眾便成為了消費者。
而一些僅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待與對待曲藝藝術的從業者,當然將花錢購買消閒娛樂的觀眾視為上帝,投其所好、遷就其審美趣味而無所不用其極,更有甚者,將能否産生經濟效益當成曲藝藝術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評價指標,其結果便是在整個社會的一片“娛樂至上”的浪潮中,許多曲種的本體特徵大量失落,不僅觀眾審美趣味與習慣的引導、提高根本無從談起,甚至於許多觀眾對一些完全脫離了藝術本體的曲種形成誤解,以為其本質形式原本就是如此。
正是這種無從談起與誤解,某些曲種在偏離其本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面對這種對民族文化遺産的不尊重與漠視現象,曲藝界與學術界有責任與義務擔負起觀眾審美的傳承,這種責任與義務並不奢望讓作為民族文化遺産的某些曲種藝術重新回到觀眾的日常生活中,而是為留存先輩們費盡心血所創造的這些寶貴文化藝術遺産的真實面貌。
因此,我們在著重于曲藝表演技藝傳承的同時,也應該重視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的培養與傳承。如何培養青少年觀眾,曲藝界也曾有過一些探索,例如2009年,中國曲藝家協會就和陜西省扶持動漫産業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建立了傳統文化動漫基地,並用動漫形式創作了京韻大鼓《醜末寅初》、評書《華佗與五禽戲》、相聲《官場逗》等作品,運用新的現代藝術手段來包裝傳統的曲藝藝術,對於培養更多的青少年觀眾,擴大其藝術影響,豐富其傳播方式,筆者認為這是非常值得繼續探索的成功範例。
此外,曲藝學術研究的傳承也是整個曲藝傳承體系中非常重要卻一直處於不被重視地位的重要環節。曲藝學術研究不僅從學理層面歸納、總結了藝術規律,為曲藝文化的延續傳承提供了深度的理論支撐,還在表演實踐與現狀層面給從業者的創作表演以理論指導,同時也為觀眾的審美提供健康的導向。從這個意義上説,學術研究應該成為曲藝創作表演與觀眾審美欣賞之間的理論橋梁。進而言之,它是構建良性曲藝文化生態環境最有效的推進器。
但是,目前曲藝的學術研究面臨著十分尷尬的局面。作為一門擁有成百上千藝術品種的門類,卻長期沒有獨立的學科目錄而被涵蓋在戲曲學科之內,學科建設的滯後又影響了曲藝表演與研究人員的培養,以至於研究機構、學術陣地都十分缺乏。正是由於這種逐漸邊緣化的處境,使得曲藝學術研究不僅不能承擔起深度傳承的作用與使命,而且面對曲藝表演與觀眾審美中所出現的各種偏頗現象,理論批評往往滯後,無法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批評與引導。
總之,建立良性的曲藝文化生態,關鍵在於建立健全的傳承體制與體系。只要引起曲藝界與學界的廣泛關注,並在傳承的觀念與思路上集思廣益,突破曲藝藝術發展的瓶頸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