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 |
去世前,臧鴻已經帶病在各種舞臺上工作了4年,直到去年病倒。“就算是推着我去,也想再叫上兩嗓子。”臧鴻老爺子曾經表示。
鮮魚口開街成絕唱
2011年5月8日,前門鮮魚口開街,臧鴻的開街吆喝聲在街頭洪亮響起。誰也沒想到,這一聲吆喝,終成絕唱。這個缺了幾顆門牙、總是滿臉堆着笑的可愛老頭,其實已經是一個晚期癌症患者。
“自己這麼難受了,還是堅持,他總是在認真地做著自己的事。”大徒弟湯永青説,師傅5年前就查出患有前列腺癌了,從第一次犯病,師傅就挂上了尿袋,但一直不覺得自己的病情有多嚴重,他的兩個兒子把病情給隱瞞了下來,連臧鴻的老伴也被蒙在鼓中。
湯永青説,師傅的病很痛苦,尤其是上廁所費勁,所以師傅每次參加活動都不敢喝水。他怕喝多了上廁所費時間,把正事給耽誤了。不管是叫賣還是民俗婚禮的主持,喊多了,口渴了,師傅會接過妻子遞來的保溫杯,輕輕地抿上一口水,再接着喊。
自病倒後,臧鴻曾對徒弟們説過,等養個一年半載,他還要重返舞臺,讓叫賣聲傳下去,“老北京的東西,不能給丟了”。
“他總是把做人和藝術放在第一位。”湯永青説,每次參加活動,師傅都會提前一兩個小時到場,就怕耽誤事。到後期,師傅感覺到自己不行時,仍對徒弟説,希望有人能推着他去現場,怎麼也要喊這兩嗓子,讓大家再看看中國的東西。
好友學生追憶老爺子
和臧鴻經常打交道的一些人,也不知道臧鴻患有重病。常在活動中邀請臧鴻合作的民俗專家高巍一直覺得,在去年秋天以前,臧鴻的身體都很不錯。
昨日,臧鴻去世的消息在微博上傳開,熟識和熱愛他的人,紛紛在網上留言悼念,並在微博裏點上了“蠟燭”。
徐德亮在微博中稱,臧鴻是他的第一位相聲老師,二十多年前,正是臧鴻啟蒙他説起了相聲。“前天去看他的時候,已經不認人了。”
臧鴻的學生潘偉發微博説,臧鴻在病榻上還對他最終沒做這行有些惋惜。“臧老師是我唯一的相聲老師,老師一生光明磊落,育才無數。很多已成名演員,都受到過老師的教誨。”
逝者
“傳播民俗文化,他作用非常大”
“紅的瓤兒高啊,黃的瓤兒甜咧,吃到嘴裏賽糖疙瘩,月餅餡兒也不如它,這塊兩個大(銅板)哎……”
臧鴻,人已逝,但一聲聲帶着京味兒的叫賣聲,仿佛還在耳邊縈繞。
臧老爺子有點耳背,每次一露面,總是樂呵呵地張着大嘴,露出那口露着風的牙。隨即,他便搖起手中的玩意兒,叫賣聲就跟着響起來了——臧鴻的笑,感染着很多人。
“他就是一個特別樂觀主義的人,什麼事都樂呵呵的,很少見到他着急。”徒孫賈文峪説,老爺子唯一一次着急,是他發現有人工作不認真。“他的心思都放在民俗藝術上了”,不管拿不拿錢,只要有人來找老爺子參加活動,他從來都不會拒絕,有時一些不重要的小活動,徒弟們曾建議他可以馬虎地做一下,老爺子只會回答一句話“我不會”。在他的名號裏最響噹噹的便是“叫賣大王”,這還是老捨得夫人胡絜青提筆所封。
“他是真正的一個雜家。”談起師傅,湯永青的語氣裏充滿了敬佩,師傅涉獵非常廣泛:相聲、民俗婚慶、花會表演主持、民間藝人拜師……在重大民俗活動中,幾乎都能看到師傅的身影。
民俗專家高巍認為,在對民俗傳統文化的傳播中,臧鴻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講座和出書,都不如他這樣表演更加生動。”
【生平】
臧鴻(1932年-2012年):出生在北京一個貧困的旗人家裏。祖上7代為棚匠,1952年他在北京鐵路局工程處做架子工,因為能説會唱,被調入了鐵路文工團,後來拜在相聲前輩王長友的門下。上世紀80年代起,臧鴻先後在《城南舊事》、《四世同堂》、《開國大典》、《琉璃廠傳奇》等130多部電影、電視劇中扮演小販併為叫賣配音,逐漸成為京城叫賣大王。除了説相聲、操辦紅白喜事,逢年過節還活躍在北京的廟會集市上。
“就算是推着我去,也想再叫上兩嗓子。”
“要讓叫賣聲傳下去,老北京的東西,不能給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