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資訊 >

著名版畫藝術家力群病逝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3日 16:4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力群像

力群創作的《魯迅像》

       2月10日22點10分,中國版畫界元老、百歲老人力群先生在北京病逝。

       力群先生的去世,幾近悄然無息,僅有微博中鮮少的幾條轉發。但在浙江版畫界,他的離去,引發了眾人的悼念與唏噓。

       “去年,彥涵先生去世,如今力群先生也走了,中國版畫元老幾乎都走了。”昨天,中國美術學院版畫係教授張遠帆深為感慨。

       力群,原名郝麗春,早年求學于杭州國立藝專,他是見證並參與了魯迅倡導的新興版畫發展的先驅者和代表人物之一。魯迅去世後,他還繪下了先生的遺容。

       張遠帆告訴記者,1998年,中國美術學院70週年校慶時,力群曾回到母校,這也是張遠帆最後一次見到老人,“他參加了系裏的活動,回憶了許多往事,還講到當時學習版畫的原因——因為覺得木刻有力量,鬥爭性強。”

       力群,1912年出生於山西,1931年來到杭州國立藝專求學,1933年他與曹白等同學成立了“木鈴木刻研究會”,從事版畫創作,並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

       説起“木鈴”這個名字,杭州人一定感到親切。2006年,力群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解釋,“木鈴”一詞,別有用意。“杭州人罵人,説你是阿木鈴,意思是傻瓜,我們覺得我們自己就是傻瓜。”當時的進步青年們,希望用手中的木刻來表達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在力群的一生中,魯迅是一個重要的名字。他曾説:“任何人沒有像魯迅那樣對於我影響大,要沒有魯迅,我就不會成為一個版畫家。”

       上世紀30年代,魯迅極力倡導木刻,反映民間疾苦,揭露社會黑暗,還親自編輯出版了多部歐洲版畫家的作品選集,介紹外國優秀的版畫作品給年輕人。力群也正是在這段時期,深受影響,並改名為“力群”。

       後來,通過同學介紹,力群開始與魯迅保持著書信聯絡,每創作一幅木刻,就給魯迅寄一幅,並受到魯迅的鼓勵和指導。

       《魯迅像》是力群的代表作之一。

       1936年,他將自己刻的《魯迅像》寄給魯迅先生,這件作品隨後發表于上海著名的《作家》月刊。

       但遺憾的是,力群與魯迅的唯一一次見面,也是最後一面,就是為魯迅繪製遺像。

       力群曾回憶,1936年10月19日,魯迅去世,“我手都是抖的,也很緊張,畫了一上午,畫了四張魯迅像。”

       魯迅逝世後,力群一直沒有放下手中的刻刀。他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創作的《病》、《收穫》、《採葉》等影響深遠。著名詩人艾青曾這樣評價:“他的版畫單純、樸素、明快,就像木版上的抒情詩。”

       去年,浙江美術館策劃並舉辦了《魯迅的面容——中國新興木刻運動80週年暨魯迅誕辰130週年紀念特展》,引起極大反響,力群的作品便有參展。

       展覽前,籌備小組在北京昌平拜訪了老人,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據當時前去的一位美術館工作人員回憶,老人晚年一直與兒子住在村子裏,行動不便,依靠一個助行器行走。

       因為老人已經失聰,家人與來客均用一塊白板與他“對話”。“但他依然個性爽朗,有問必答。”

       昨天淩晨四點,老人去世五個多小時後,美術館工作人員收到其兒媳金葉倩發來的短信,家人表示,將在醫院舉行一個簡單的家屬告別會,不進行任何隆重的對外儀式。

熱詞:

  • 版畫家
  • 藝術家
  • 力群
  • 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