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1年12月28日,臨邑縣“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主任信紅霞和同事們正在忙著排練《定能戰勝頑敵渡難關》,這是她們為今年的地方春晚創作的一部新“一勾勾”曲目。
臨邑縣地方傳統曲目“一勾勾”2006年3月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信紅霞是 “一勾勾”的傳承人之一。談起學習創作過程時,她感觸很深:“剛開始研究時的困難就是人員老化、人才斷層,挖掘、整理的難度很大。搶救這一瀕危劇種面臨重重困難。‘一勾勾’傳統劇目有70多個,包括《東秦》《西秦》《坐樓殺惜》《三進士》等,時隔多年,沒有一位老人能完整演唱這些劇目,只能通過老人之間的交流、相互提醒,一點一點地找回原來的唱法。”
2006年5月,該縣成立了“‘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工作人員為解決“一勾勾”的唱腔單調、現代人不容易接受的問題,多次到“一勾勾”的發源地臨邑、禹城邊界農村尋找老藝人求教,將他們的唱段錄下來,再通過記譜整理,研究唱腔。同時,為便於管理和保護,該縣對“一勾勾”珍貴文化遺産進行了專門的收集整理,建立了專門的檔案資料,包括文字、圖片、音像等,並編輯出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數據庫;並開闢專門的展廳,形象地記錄和展現“一勾勾”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沿襲和傳承。
截至目前,“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先後創作了《春滿神州》《姊妹易嫁》《定能戰勝頑敵渡難關》等16部“一勾勾”現代劇目。“現在的一勾勾曲目朗朗上口,貼近生活,演員和觀眾都很喜歡。”“一勾勾”青年演員趙玉敏介紹説。
據了解,“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新創作的曲目多以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或當下社會關注熱點為主題,在基本保持傳統劇目原味的基礎上,對唱腔、唱段進行了豐富創新,伴奏樂器增添了笙、三弦、阮、琵琶等樂器,使得“一勾勾”曲調向歡快活潑、富於變化的方向轉化。
目前,該縣15所中小學校相繼開設了“一勾勾”教授課程,使得這一傳統藝術形式得以薪火相傳。信紅霞説:“我們一定努力與時俱進,不斷融入現代元素,使傳統曲目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讓‘一勾勾’獲得長久而持續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