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怎樣科學保存汗牛充棟的非遺普查資料?怎樣生動展現流傳千年的民俗、工藝?這不僅影響著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的科學保存、保護,也關係到保護工作的持續開展。目前,數字化保護被鮮明提出,一些省市已經就此開展了探索性的實踐。
山西在全國較早嘗試數字化保護。山西省文化廳在部署全省非遺普查時,就對統一工作手段和規範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經過精心設計和試點推廣,網絡和數字化手段在普查、申報和項目管理階段得到了廣泛運用。數字化帶來的便利十分明顯,不僅大大減少了普查、管理的人力、物力成本,還通過統一標準和格式,規範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質量。在全國第一次非遺普查最關鍵的時期,每天各個縣通過網絡將普查結果實時上傳省中心數據庫,“就好像幾千條小溪同時匯入,頓時就成為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一個海洋。”山西省非遺保護中心負責數據庫工作的邊疆這樣形象地描述三四年前的情形。
在山西省非遺保護中心的網站上,凡屬申報、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全部實現了數字化。邊疆介紹説,“比如做項目文本,以前縣裏做好後要印刷裝訂好送到省裏審查,花錢還花時間。通過這個申報系統,上傳後立即生成規範申報文本,由省中心組織審定後將意見返回,很快就能完成這一流程。”數字化管理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因此得到了各地非遺保護部門的積極響應,現在,項目申報、普查管理、專家評審、傳承人、保護經費管理等子系統構成了山西省整個非遺保護數據庫體系。
數字化保護的山西實踐還在深入。山西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趙中悅認為,最符合非遺特點的展示方式,應該是採取數字化的手段。
非遺數字化保護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其帶來的高效率,而且對非遺檔案的保護方式更為科學,這對當前我國非遺保護現狀來説,尤為迫切。2005年至2009年的全國第一次非遺普查留下了數量驚人的各類檔案,建立了以文字、圖片、錄音、錄像等多種手段記錄下來的非遺資源檔案,收集了一大批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珍貴實物和資料。據統計,這次普查走訪民間藝人86萬人次,收集珍貴實物和資料26萬多件,普查的文字記錄量達8.9億字,錄音記錄7.2萬小時,錄像記錄13萬小時,拍攝圖片408萬張,全國非遺資源總量達56萬項。如果這些珍貴檔案得不到及時科學保存,將使普查失去意義,今後的保護工作也將失去重要依據和基礎。
今年6月實施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法》規定:“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全面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産有關情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産檔案及相關數據庫。”據了解,全國範圍內推動普查檔案數字化的省份還較少,目前只有山西、浙江等省在持續開展此項工作。大量在普查中存留下來的非遺檔案,如普查線索、圖片、錄像、錄音等資料,還分散在各地的基層文化機構中,由於條件有限,很多資料無法妥善保存,散失、損毀的現象不可避免。
從當前的實踐和發展來看,非遺數字化保護主要集中在普查管理、項目(傳承人)管理和對外展示三個環節。目前,雖然全國統一的非遺數據庫還沒有形成,各地卻已經開始自行設計和實踐,但由於數字化保護的分類標準不統一,勢必將造成未來各地數據庫難以融合。因此,專家建議,儘快建立非遺數字化分類和技術國家標準,是當前非遺數字化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