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南京雲錦技藝存續著中國皇家織造的傳統,它採用“通經斷緯”、“挖花盤織”等核心技術,在構造複雜的大型織機上,由上下兩人手工操作,用蠶絲線、黃金線和孔雀羽線等材料織出諸如龍袍等皇室服裝在內的華貴織物。這項技藝主要保存在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織造方法包涵了120多道工序,包括造機、意匠、挑花以及織造當中的諸多程序,是人類非凡創造力的見證,是人類織錦技藝最高水平的代表。2009年12月30日,南京雲錦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清光緒三十年江寧織造被裁撤“以節虛糜”,經歷了元明清三個歷史時代、延續達620多年的江寧官辦織務從此結束;新中國成立後,南京雲錦獲得新生。
中國是桑蠶絲綢的發源地,至今已有七千多年曆史,對人類文明産生了深遠影響。周代(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已出現多彩的錦織品。春秋戰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年)時織錦産銷兩旺。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時期,能工巧匠改進織錦工具機械,革新織造工藝,提高了織錦的品位和産量。公元五世紀初東晉末年,南京已有專門生産雲錦的機構錦署。
據史料記載,南朝各代都在中央政府機構中設立少府,下設平準令以掌織染,錦署屬平準令管轄,皇室還另設有織室和繡房。南齊時的織錦工已聞名天下。南朝的《殷蕓小説》文獻中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作者借神話道出了人間巧婦的精湛技藝,這是雲錦之名在文獻中第一次出現。
隋軍滅南朝末期的陳後,金陵(南京)的政治經濟地位一再被貶低,降為普通州縣,錦署亦在撤銷之列。唐代繼續了隋代抑壓金陵的政策,將揚州大都督府自金陵遷至江都,隨同遷往的還有居民數千家,其中包括絲織業工人。唐末五代時,揚州屢遭戰亂,經濟重心又逐步轉移至作為“西都”的金陵。
至南唐以金陵為國都時,統治者大力獎勵農桑,金陵再度成為江南絲織業的中心之一,並設有官營織造,揚州的織錦工匠也隨之而渡江南遷。北宋時期,政府對金陵的政治經濟地位相當重視,每年入貢的高級絲織品達到上萬匹。宋朝南遷後,中國絲織生産重心轉移到江南,尤以南京為重。
南京雲錦在元代的生産主要是在官辦織造機構的主持、管理下進行的。元代在南京設立的官辦織造機構名叫東織染局、西織染局,管人匠數千戶,約數萬人,規模很大。在元代統治的近百年中,建康織局的規模日益發展,為後來南京絲織工藝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明代的官營織造,經營單位之多,分佈地區之廣,規模之龐大,是前所未見的,但經營重心則在江南,並以南京、蘇州、杭州三地為重點。
清代的官營織造,只在京城北京和江南的江寧(南京)、蘇州、杭州四處設局。光緒《大清會典事例》中《內務府庫藏》記載:“順治初年定,御用禮服,及四時衣服,各宮及皇子公主朝服衣服,均依禮部定式,移交江寧、蘇州、杭州三處織造恭進。”南京專設的“江寧織造府”,負責供應清皇朝使用的雲錦粧花系列織品和龍袍、補服等衣物。
元明清三代南京雲錦的歷史是以官營織造為主線的歷史,到了清代康熙、嘉慶年間,南京城的雲錦木織機達到3萬多臺,20余萬人以此為業,年産錦緞上百萬匹。但是,光緒三十年(1904年)江寧織造被裁撤“以節虛糜”,經歷了元明清三個歷史時代、延續達620多年的江寧官辦織務,從此結束。
1912年,民國建立後,封建政權覆滅,南京雲錦失去了主要的服務對象,同時由於質優價廉的西方呢絨、嗶嘰等紡織品輸入,以及國內政局動蕩不安、銷路不暢等,昔日興盛發達的南京雲錦業呈現出一派蕭條景象。南京雲錦的生産跌入歷史最低谷。新中國成立後,南京雲錦獲得新生。1957年,南京市雲錦研究所成立,南京雲錦從此走上了傳承保護和振興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