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非遺博覽園落戶北京門頭溝 投資300億5年內建成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17:2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乃至全世界千百年傳承的“絕活”,以後不用出京,在門頭溝就讓你看全了。據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園將落戶門頭溝圈門地區,該項目投資300億元,整個建設週期為3至5年。建成後,年接待旅遊人次將達1000萬,年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

       在昨天舉辦的區“文化惠民”座談會上,門頭溝投資促進局局長李世春介紹説,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園項目擬選址門頭溝龍泉鎮九龍山,用地約354公頃,包括棚戶區156公頃,門頭口、岳家坡、天橋浮、三店四個行政村有條件建設用地198公頃。“這個項目將解決棚戶區內一些居民的就業問題”。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中棚戶區面積佔門頭溝棚戶區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此外,四個行政村的農民將就地安置,每人有約40平方米的商業配套用房,通過集體經營的方式,用商業租金保證農民生活。

       據介紹,年底前項目將啟動一期工程156公頃棚戶區的拆遷工作,一期工程投資約為160億元,將於2013年底建成,其主要內容為非遺國際貿易帶和會展交流帶,擬建設非遺演藝館、交易館以及國際酒店等配套服務中心。整個項目將於“十二五”末建成。

       根據總體規劃,博覽園由“一軸、三帶、六區、一中心”構成,其中“一軸”為沿黑河形成東西向中央景觀軸,設計環形水路網,在水路網周邊根據地形設計湖區景觀,形成整體園區的景觀脈絡;“三帶”包括非遺國際貿易帶、世界非遺會展交流帶和非遺創意創新帶,擬建設亞太非遺合作總部、非遺演藝館、世界非遺大會會址、非遺國家館等一系列項目;“六區”包括非遺核心綜合功能區、民族印象區、省市薈萃區、國際交流區、企業展示區以及人間國寶區;“一中心”將建設國際非遺文化交流中心、非遺産品交易中心等項目。

       現場探訪

       “非遺”傳承學校 人人會舞太平鼓

       “咚咚滴咚咚”,伴著歡快的鼓點,高三學生肖灑一邊扭動著腰肢,一邊把繡著大牡丹的太平鼓敲得震天響。昨日,記者在門頭溝新橋路中學,見識了學生們表演的《太平歡歌》。“大扇”、“小扇”、“鬥公雞”、“撲蝴蝶”、“走月牙”……俏皮的孩子們穿著小紅皮鞋,太平鼓的套路他們已經熟記於心。“這裡的學生人人會舞太平鼓”,表演隊的萬衛紅老師説。

       據介紹,門頭溝區建立了大峪二小、新橋路中學、城子中等職業學校和坡頭中學4所京西太平鼓傳承學校,現有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3個市級非遺項目傳承人。


 

熱詞:

  • 非遺博覽園
  • 門頭溝
  • 文化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