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大世界裏看“非遺”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17:2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假使講,“海派文化”是上海對“非物質文化遺産”所作的貢獻的話,大世界應該是其中最具特點的代表之一,“海派文化”擁有的綜合性、包容性、寬泛性、平民性,在大世界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大世界是一個看戲的“大超市”,裏面“百戲雜陳”,上海市民想看的京、昆、越、滬、淮、滑稽、評彈……基本上每天十余個劇場輪番演出。上海市民歡喜吃的小吃,裏面全有供應。不僅如此,上海人善於追逐新事物的特點也在大世界凸顯出來,外國人新面市的“凹凸鏡”被很快引進,到了上海人嘴裏,叫做“哈哈鏡”,不僅形象,而且上口,令人久久難忘。上海人的聰敏也可見一斑。

       大世界是老上海文化的一個景觀,是“非遺”文化的一個縮影,它能夠喚起人們對老上海文化、歷史回憶的地標。但更重要的是,“非遺文化”的不可替代,決定了“非遺”活態傳承的重要。好比《清明上河圖》,放在博物館未必有人看;但是影像化了的《清明上河圖》在中國館大放異彩、大出風頭。試想一下,崑曲的“載歌載舞”、京劇的“唱念做打”,假如把它們放到博物館裏,用照片、用文字,怎麼傳承?用照片、用文字,怎麼吸引青少年來了解?

       在快速轉型、變化的新的社會環境下,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日趨多元豐富,大世界當年“百戲雜陳”的鬧猛,已是明日黃花。戲曲藝術的鼎盛輝煌,已經成為需要花力氣、花鈔票去保護、去傳承的“遺産”了。舊社會出生的人,已經步入老齡;新中國出生的一代,尤其是“文革後”,對大世界的眷戀也日漸稀少;世紀之交的新生代,更覺著大世界索然無味。

       在傳統意義上,博物館是收藏“遺産”的最好去處,也可以説是“非遺”的最好去處。但是,博物館給人的感覺是“守護”、是“保存”,是一種被動的“收藏”。而對於雖然年久卻還有“活”的展示價值的“非遺”來説,應該另辟蹊徑,找一個更合適的、能夠“動態”或者叫“活態”展示的場所空間來承擔,更有作用。因此,大世界應該而且有可能承擔起這個重任。

熱詞:

  • 海派文化
  • 大世界
  • 非遺
  • 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