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宮廷織毯
宮毯有著獨特的東方藝術美感,抽交格律體是“宮毯”的編織特色,一般“京式手工地毯”都為格律體,選用西北土種綿羊毛編織。宮毯的製作用料十分講究,編織手法更是細膩,需要工藝師設計出織毯的花紋圖樣,並將它按照織毯的尺寸放大,用不同符號標誌出不同顏色的毛線。然後按照圖樣以經線、緯線交叉的方法將一根根毛線編織成片。由點到線,由線到面,一點點成型。一件宮毯要經過紡毛、染色、放大樣稿、織作、平、洗、片、剪、整修等11道工序。
黃色是五行中土的顏色,被定為最尊貴的顏色。運用在宮毯中,寓意皇權的明黃色和淺明黃色是給皇上和皇后織的地毯的專用顏色。
而皇宮內地毯的主要運色也不外乎三種:即白、藍、黃。一般房內選用藍加黃,即尊貴和權力的象徵,同時莊重肅穆。另外像鋪在書房的顏色、特殊場合用的地毯都有規定,有選用三藍加彩或三藍加白的,全部以尊貴古樸高雅為主調,很好地配合了皇宮及各種場合的皇家氣派。
康玉生,1933年生人,師從陳玉衡(子權)師傅,他是從地毯傳習所出徒的(“庚子賠款”後,由於連年戰亂流離失所,為了解決災民民生,1903年在北京南城廣安門報國寺開辦了地毯傳習所)。解放前北京的織毯業也有點像江湖武林一樣,師傅不同門派不同。地毯從業手藝人當時有三派:東門派、西門派和吉門派。東門派和西門派也就是後來的北京南城派和北京的北城派,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織毯風格流派。
走東門的一般從業聚集在北城,也就是現在的西城。西門派喜歡織厚活兒和活頭活兒,活頭活兒就是根據紋樣的走向再進行製作,而織厚活兒就愛出花刺,所以西門派喜歡使用方刀,因為用方刀刀尖好扒拉下花刺來,而且使用方刀砍花刺也比圓刀方便。東門派一般在南城、崇文一帶製作地毯,喜歡織薄活兒和倣舊活兒,為了倣舊倣出來像和好看,東門派願意留花刺,圓刀砍不盡花刺兒,所以東門派用圓刀,而且他們一般不鉸活兒,圓刀留下花刺來,再用槐樹水或者鍋煙子水做舊的方法製作出來倣舊毯子,一織出來外國人就特別愛要,賣的價錢也就格外高。“盤金毯”屬於西門派——南城的技藝,北城不織這個。另外還有一個綏遠來的外地師傅,圓刀方刀都使,這被東、西門派所不屑,那兩派看不起這個,説自己是傳習所學出來的,是正宗的,你們是野雞派。所以這師傅帶的徒弟單屬於一個派別,他們人少,再加上一般走吉門,故又叫吉門派。
這種中國最早工業化流程的傳習所形成了地毯行業製作的規範化,起到了傳承和發展北京宮毯技藝的作用。陳玉衡出徒後被安排在繼長永地毯廠工作,後來又到了燕京地毯廠。陳師傅織毯的手藝樣樣全通,包括為織毯設計畫圖。1945年陳師傅開辦了自己的聚順成地毯廠。
過去講究學徒三年零一節出師,學徒期間不給工資,三年學徒出來後才有工資,另外一節,比如出徒時是春節,那麼在到端午節期間只給半份工資,另外半份應當應分屬於報答師傅的。我學徒三年零一節後,因為老實本分,所以就被師傅留在了聚順成地毯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