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美術市場 >

張大千收藏中心正向國內轉移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8日 17:1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76幅張大千精品畫作,13幅書法作品,66枚張大千書畫用印……8月27日,由四川博物院、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等多家文博機構共同編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張大千精品集》在四川博物院舉行首發儀式。這部上下兩冊的精品集,共收錄張大千早、中、晚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畫作和書法作品,其中有近200幅是首次與公眾見面。

  該畫冊得到張大千女兒張心慶的親筆授權,張大千研究專家李永翹也高度評價:“和以往國內出版的張大千畫冊、畫集相比,這部《張大千精品集》是迄今為止分量最重、內容最全、作品最精、蘊藏意義最多的一本,包含了張大千一生各個時期的經典之作,稱作"精品集"名副其實。”

  首髮式後,記者專訪了《張大千精品集》兩位主編,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張大千書畫鑒藏家程恩嶸和王世華。

  出書

  “三部曲”追尋完整的張大千

  記者:關於張大千的作品集其實是很多的,你們為何還要出版這樣一本《張大千精品集》?

  程恩嶸:張大千成名很早,他的作品集從他20多歲成名就一直在不停出版,幾乎每辦一個展覽就要出一本書。據我統計,迄今為止,市面上應該有上百種張大千畫冊、畫集。這些作品集雖然各個時期的都有,但都不全面,每本作品集最多能收錄一兩百幅張大千的作品,並不能概括張大千一生的藝術全貌。

  因此,我們集合了全國15位研究張大千的專家組成委員會,用3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收集張大千作品。從1926年創作的《江上泛舟圖》,到他去世前創作的《廬山圖》,張大千每年創作的作品,我們都收入了最具代表性的2至3幅。可以説這本作品集涵蓋了張大千早、中、晚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畫作,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張大千的繪畫藝術。

  記者:聽説這是張大千的女兒張心慶第一次為張大千作品集授權,也是第一次參加相關的首發儀式,你們是怎麼打動她的?

  王世華:這個和我們之前出版的《張大千書法》有關。2009年,我們編輯出版了《張大千書法》,這部書蒐集整理了張大千大量的書法作品,合計大概有一萬二千字,並將其中常用的兩千多個單體字,如“張”字所有的不同寫法進行了收錄編排。此外還有不同時期的款識、干支三百多組。張心慶老師對這本書非常滿意,所以當她知道我們要編輯出版《張大千精品集》時,就對我們説:“你們想怎麼做儘管做,我只管簽字。”

  程恩嶸:張大千是個非常勤奮的畫家,一生的作品有3萬多幅。他同時又是個全才,無論是山水、花鳥、人物,都畫得很好,而他的書法成就可以與他的國畫成就媲美。我們有一個“三部曲”計劃,希望能完整地再現張大千的藝術生命,《張大千書法》、《張大千精品集》只是前兩部,緊接着我們還有一部相關作品要編輯出版,但是目前還沒有通過組委會討論,所以我得保密。
尋訪

  6000幅作品中取真取精

  記者:《張大千精品集》收錄的400多幅作品都從何而來?

  程恩嶸:一方面是從文博單位入手,這本書融匯了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內江市張大千紀念館等國有文博機構館藏張大千精品120余件。僅四川博物院館藏的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就收錄了將近50件,其中一幅《晚唐勞度叉鬥聖變》,長約9米、高約4米,是1941年時張大千先生臨摹的,他花了2年零7個月時間。這是張大千臨摹的敦煌壁畫中最大的一幅。

  另一方面,早在2009年立項之初,我們就鎖定了像台灣的林百里、江蘇的包銘山等上百位收藏家,列出名單並逐一對他們進行拜訪。像林百里可以説是目前收藏張大千精品最多的收藏家,他幾乎擁有張大千30%的精品,保守估計也有300件。書中收錄的拍出1.008億元的潑墨潑彩絹畫《愛痕湖》就是從他那裏對着真跡翻拍而來的。這3年來,我們走遍了30多個城市,看了3000多件畫作。此外,我們還面向社會徵集了3000多幅。然後去偽存真,在看過和徵集的作品中有1000多幅是真跡,又從中精選了400多幅入書。

  王世華:有3幅極具價值的作品是一位香港藏家提供的1936年的 《巫峽清秋》、1937年的《華嶽高秋》以及1940年的《江山晚興》。《巫峽清秋》是張大千送給他的好朋友、北京著名廚師白永吉的畫作,這幅青綠勾金的山水畫是張大千很少涉及的,不僅需要將寶石磨成粉做顏料,還需要一層一層地着色,可以説是張大千精心製作的作品。另一位美國藏家也向我們提供了張大千晚年的潑彩《夕陽獨釣》、《溪山秋霧》、《雲破月來花弄影》等幾幅精品。除了《巫峽清秋》,其餘幾幅都是從來沒有出版過的,也可以説是第一次面世。

  記者:像這樣以前從來沒有在公眾面前出現過的作品,這本書收錄了多少幅?你們又是如何保證入選《張大千精品集》的都是真跡和珍品?

  王世華:有近200幅是首次與公眾見面。

  程恩嶸:我們所選擇的張大千作品首先是從文博單位所珍藏的作品入手。像張大千臨摹的敦煌壁畫基本沒有流入民間,而是分別被四川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其中,四川博物院擁有186件,屬大千藏品全國之冠,而台北故宮博物院有68件。張心慶老師告訴我們,四川博物院所收藏的敦煌壁畫都是她母親1954年捐贈給博物館的。

  其次,從個人收藏家手中所收錄的畫作,除了我們先初評,還需要由四川博物院院長盛建武、吉林省博物院院長趙瑞軍、內江張大千紀念館館長胡紅雨等文博機構負責人,廣州嘉德拍賣總經理古樹安、西泠印社拍賣總經理陸鏡清等拍賣機構負責人以及著名中國書畫藏家顧大希等收藏家聯合組成的15人編委會進行嚴格把關。編委會實行“一票否決”制,任何一件作品,只要有一個人提出質疑,我們就不會收錄。

收藏

  張大千作品出現了回流現象

  記者:看了這麼多張大千畫作,你們心中是否已經有了一幅張大千作品收藏的地圖?

  程恩嶸:張大千一生游歷各地,所到之處都有畫作遺存,可以説他的作品散失在世界各地。其中,四川的張大千作品以去敦煌前後為主,台灣收藏的則多是張大千晚年的精品和在大陸時期的精品。海外收藏的則多是他游歷海外期間留下的作品。可以説,張大千的作品收藏地圖和他的游歷地圖基本吻合。

  記者:有觀點認為,對張大千作品的研究與收藏,國內略遜於海外。你對此有何看法?

  程恩嶸:在2005年以前或許是這樣,但是從2005年以後,張大千的作品已經出現了回流現象。這和國內藝術品投資和拍賣市場的火爆有關,張大千作品的最高價格都是在國內創造的。隨着國內經濟的增長和藝術品投資的熱潮,張大千的精品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裏。他已經成為國內拍賣市場的“風向標”,藝術品總是往經濟發達的城市流動,可以説,張大千研究和收藏的中心正向國內轉移。

責任編輯:郭諭

熱詞:

  • 藝術臺
  • 藝術品市場動態
  • 張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