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故事 >

蔡元培留學期間靠“爬格子”半工半讀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11:0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政協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蔡元培“爬格子”

  1917年3月29日,蔡元培在清華學校高等科發表演講時説,吾國學生留他國者,不患其科學程度之不若人,患其模倣太過而消亡其特性。他認為,赴外國留學,必須以“我”食而化之,而毋為彼所同化。他在德、法留學多年依靠“爬格子”為生的親身經歷,對他影響深遠。

  蔡元培於清代同治六年(1868年)陰曆12月17日生於浙江省紹興縣,光緒十五年(1889年)21歲時考中舉人。1901年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後來又任中國教育會會長兼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為了開拓現代化的道路走向世界,當時出國留學或考察蔚然成風,大多是公費官派,名額有限,所去國又以日本為多,歐洲很少。已經37歲、走入“下半生”的蔡元培,毅然辭職赴青島從頭學習德語,準備留學德國。

  1906年他聞訊北京翰林院有“公派”出國留學的機會,急忙趕到首都,但這個計劃擱淺了。蔡元培不甘心,再三聯絡,向當時我國駐德國公使孫寶琦申請,欲隨同前往德國在使館兼任“半職”差事,半日在柏林大學聽課,這個申請使他圓了赴歐洲留學的心願。這時,他已是臨近不惑之年、必須撫養妻兒四口、負擔甚重的一家之長了。孫寶琦答應每月贊助白銀30兩,合42銀元(1銀元約合2009年人民幣120元)。於是在1907年春末,蔡元培隨同中國駐德國公使,由西伯利亞大鐵路經莫斯科到達柏林。但公使館只應允照顧食宿,不提供職務和薪金。居柏林,大不易!一不靠官,二不靠商,自食其力,自行其是,眼看財路不濟,怎麼辦呢?蔡元培做了一個當時可稱大智大勇的決定:以在國外“爬格子”著述編譯所得稿酬、編輯費,自籌留學費用。據我所知,這乃是我國知識階層中最早採取“爬格子”半工半讀方式而獲得成功的第一人。蔡元培通過同年同鄉摯友張元濟先生向上海商務印書館商洽,特約他在歐洲為該館著文或編譯,按照千字3銀元(翻譯)和5銀元(著述)的標準,每月得稿酬100銀元。一部分稿酬匯到德國給蔡元培,一部分交國內妻兒作為家用。

  蔡元培嚴格遵守了協議,留學期間著述不輟。根據今天所能看到的蔡元培稿酬單,1910年商務印書館匯付給他1621德國馬克,合900銀元;支付蔡夫人250銀元;代付購寄書報等費用46銀元,連同歷年餘額尚結存200銀元。辛亥革命時,蔡元培歸國,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之召,首任民國教育總長。1912年4月赴北京,7月拒絕與袁世凱合作而堅決辭職。1913年蔡元培赴法國,商務印書館繼續約稿付酬,以編譯費支持他在歐洲游學考察。這時他“爬格子”的稿酬增加了:每天以一半時間編著1000字,每月3萬字可得200銀元,即千字7銀元。從1907年到1915年,蔡元培先後旅歐留學幾年期間只靠“爬格子”半工半讀,著述頗豐。

  從1907到1915年,蔡元培先後旅歐留學幾年期間只靠“爬格子”半工半讀,撰寫了《世界觀與人生觀》、《文明之消化》等論文,寄給商務印行的《東方雜誌》、《教育雜誌》發表,還根據在德、法進修得到的新知識,結合國情編著了《哲學大綱》、《倫理學原理》、《中國倫理學史》、《中學修身》、《藝術談概(歐洲美術小史)》等由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出版。

  1923年7月蔡元培舉家赴西歐。這次的費用,仍由商務印書館採取約稿致酬的辦法,使他有固定收入。約請他編寫師範和高中所用《哲學綱要》等教科書,併為《東方雜誌》撰寫論文及雜記。每月致編譯費200元、調查費100元,共計300元。現在留存商務印書館張元濟1923年7月16日給蔡元培信的手跡:“茲送呈全年薪水計銀2400元。又敝公司遏有研究之問題及調查這事項、擬求我公擔任顧問,亦荷俯允,茲將全年薪水1200元一併送呈,統稗察入。”蔡元培在歐洲期間,又撰寫了《中國之文藝中興》和《簡易哲學綱要》等當時比較有影響的著作。

  1926年2月蔡元培由歐洲回到上海。1927年4月27日,蔡元培被任命為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他仿傚法蘭西教育行政制度,和李石曾等提議組織中華民國大學院為最高學術行政機構。6月13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通過了他們的提案。6月17日,國民政府任命蔡元培為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上任後,就提出新的教育方針:“教育科學化、勞動化、藝術化。”

  大學院把這一項任務作為發展中國新教育的指導方針,把科學教育提到首位,並首次提出“知識分子勞動化”的教育原則;同時貫徹了蔡元培早就呼籲的“以美育(藝術化)代宗教”的獨創思想。大學院還特別聘任了一批博學多才人士擔任“大學院特約著作員(編撰員)”,包括魯迅、劉海粟、劉開渠等,鼓勵他們專心從事“爬格子”的勞動,創造精神文明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