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非物質文化遺産給戲曲帶來了什麼?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4日 14:2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年來,包括京劇在內的諸多戲曲基本入選不同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一定程度上説,非物質文化遺産給戲曲帶來了名、利,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同時也産生了矛盾、困惑和爭議。
 
  “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稱號,再次讓民眾意識到戲曲是值得驕傲和珍視的文化財富,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借著“非遺”保護的良機,一些被邊緣化的劇種得到了關注和扶持,解散的劇團紛紛重新成立,早已四散的藝人再次回到久別的舞臺,眾多傳統劇目得以恢復排演,大量珍貴資料得到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似乎讓困境中的戲曲看到了光明,也讓眾多戲曲從業人員歡欣鼓舞。

  “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稱號不是名利雙收的文化招牌,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非物質文化遺産是脆弱的,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保護。然而,熱鬧和喜人形勢的背後,長期困擾戲曲生存和發展的問題仍未得到實質性解決。給誰唱?唱什麼?怎麼唱?是保持原汁原味,還是努力變革創新?戲曲界人士仍莫衷一是。“非遺”後的戲曲,讓一些戲曲從業人員集生産和保護的雙重任務于一身,但藝術管理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部門的不同工作要求,往往又令他們不知所措。與此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理論研究的滯後、莫衷一是,也讓“非遺”後的戲曲從業者感到茫然。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程不是歷史的簡單重復。在過去的20世紀裏,圍繞戲曲曾有過調查、改革、發展、繁榮等口號和行動,然而事與願違,人們目睹的卻是戲曲的一步步迷失、異化、萎縮乃至消逝。今天的“非遺”保護工作強調搶救和保護,如何讓21世紀初的這次大規模保護真正發揮作用,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去年11月,京劇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今年,崑曲被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已整整十個年頭;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作名錄公佈也已有五年。各地大都為每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制定了五年為一週期的保護規劃。如今,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完成的如何?效果怎樣?此時此刻,我們應階段性地回視相關工作的經驗與教訓。

  以“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名義對戲曲進行的再度保護和搶救,將對傳統戲曲産生何種作用,最終取決於保護措施執行的質量。目前,各地的劇種保護規劃主要有:搶救資料、恢復傳統劇目、排演新戲、培養後備人才、改善演出條件等。這些工作應該紮實推進,否則,我們將會失去拯救戲曲的寶貴機會。

  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不是戴了一個光鮮的榮譽帽子,也不是獲得了護身符和保護傘。對於戲曲而言,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更多是價值層面的認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是各個劇種重新審視、定位和發展的契機,是劇種及時搶救、留存珍貴文獻影像資料、擴大自身影響的良機。戲曲從業人員應珍惜這次機遇,真正借助“非遺”保護的良機把戲曲從危機中拯救出來,以賦予戲曲生存和發展的動力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