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專家談瀋陽國寶非遺傳承:尋找繼承人需社會幫助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15:1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瀋陽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瀋陽是全省擁有國字號“非遺”最多的城市,然而傳承卻存在難點。備受矚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法》已于2月25日通過,“非遺”立法將為瀋陽的“非遺”保護帶來哪些新保障?哪些方面應依法加強?就此,記者採訪了瀋陽民俗學家——

  3月15日,記者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獲悉,前不久,瀋陽市為第一批50名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頒發了2010年度專項生活補助費,共計10萬元,每人每年2000元,這也是瀋陽市貫徹前不久通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法》的具體體現。國家為“非遺”立法,對瀋陽市“非遺”保護會有哪些作用?貫徹重點在哪?就此,本報採訪了瀋陽民俗學家劉振超、齊守成。

  瀋陽共有各級“非遺”項目109項,其中國寶級“非遺”9項,成為“非遺”大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已于2月25日通過,於今年6月1日實施。

  去年,瀋陽“何鈞佑錫伯族民間故事”、“東北古建築彩畫技藝”、“奉天落子”、“錫伯族喜利媽媽”成為國字號“非遺”後,加上以前的譚振山民間故事、京劇唐派藝術、評劇韓花筱藝術、東北大鼓、老龍口白酒傳統釀造工藝,共有9項國寶級“非遺”,數量在全省居首位。

  此外,瀋陽市還擁有25項省級“非遺”、75項市級“非遺”,一共109項。不久前,瀋陽市還增補了26項錫伯族市級“非遺”,已遞交市政府審批。因此,瀋陽市在省內,在東北,是一座擁有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大市,“非遺”保護工作十分重要。

  劉振超:繼承人的尋找需要全社會幫忙

  民俗學家劉振超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的通過,將使得“非遺”保護更加規範,使得“非遺”機構建設也得以加強。“有法可依將促進群眾參與到‘非遺’工作來,比如在普查項目時,我們可以連鄉、街都設置普查點。”

  另外,劉振超表示,對於瀋陽來説,民間故事佔據各級“非遺”項目一定比例,尤其是國寶級“非遺”佔總數量的22%。該法中還特別提到,對於傳承人已過世的項目,有關部門要負責安排尋找繼承人,保證非遺項目能夠傳承下去。“這樣對瀋陽‘非遺’保護更有了可循之規,以前一旦傳承人過世,項目則不能夠再申報。法律確定後,使得這一項工作變得可能。

  齊守成:一些“非遺”項目淡出百姓視線是因為“重申報、輕傳承”的現狀

  齊守成開門見山地指出,該法的確立將改變目前“重申報、輕傳承”的現狀,這也是瀋陽市所面臨的情況,目前‘非遺’的項目大多存在這樣的問題。

  “傳承問題不光是傳承人的問題,也是文化部門,以及全社會的事。比如,現在瀋陽的國字號‘非遺’項目中,除老龍口釀造技藝外,其他的傳承人年歲都很大,譚振山民間故事傳承人譚振山、奉天落子傳承人張賽虹、何鈞佑錫伯族民間故事傳承人何鈞佑等都接近90歲,評劇韓花筱藝術傳承人筱俊亭90多歲,所以傳承工作很緊迫,要幫助傳承人搞好傳承。而法律規定將使得保護和傳承都更加有法可依。”

  齊守成説:“瀋陽有一些非遺項目已經淡出百姓的視線,主要是重申報、輕傳承的原因。比如,像國寶級項目奉天落子的傳承一度緊張,東北大鼓,別説傳承人,連樂於學習的人都找不到。因此,除了擴大宣傳外,還要為這些項目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為它們提供演出場地,創造環境和條件,讓百姓都知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