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民間絕藝“猴加官”面臨失傳危險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1日 12:3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大河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掌握“猴加官”技藝的,現在只有魏義民老人。

  會“猴加官”技藝的 只剩這位老人了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民間絕藝“猴加官”面臨失傳危險

  85歲老藝人魏義民面向全國緊急招徒,“不收錢,只傳技術”
 
  85歲的魏義民老人,是全國唯一掌握“猴加官”這一傳統技藝的民間藝人。老人擁有的這門技藝,先後入選鄭州市、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老人有一個心願:招幾個徒弟,讓“猴加官”傳承下去。然而,多年來,這個心願一直沒有實現。

  “猴加官”是一門怎樣的技藝?老人招徒遭遇了怎樣的尷尬?昨天,記者走進鄭州市管城區紫荊小區,採訪了魏義民老人。

  探訪  小工藝品做了七八千件

  昨天上午10時許,在鄭州市紫荊山路紫荊小區入口處,記者見到了魏義民老人。老人説,一個月前,他病了,住了好長時間醫院。儘管現在身體沒了大問題,但是喉嚨處時常有痰。春天來了,他想趁著好季節,趕緊把身體恢復了,“還有許多事沒幹呢”。

  老人的家非常簡單,臥室、客廳裏沒幾件像樣的傢具。老人打開3個紙袋,三隻神態迥異的公雞,立即呈現在我們眼前,它們或覓食,或獨立,或引吭高歌。從另外幾個紙盒中,老人拿出來的工藝品造型分別是白菜、蘿蔔,白菜、蘿蔔上都趴著一隻蛐蛐兒。

  “這些都是今年春節前做的,全是練手的活計。”魏義民説,身體狀況允許的時候,他從來沒有停止製作各種小工藝品。幾十年來,做了有七八千件。這些小工藝品,全是用紅膠泥製作,用的顏料是他特製的,可以永久保存。

  “它們就是‘猴加官’?”記者問。老人説:“那個玩意兒像紅花,這些小東西算是綠葉。兩者之間應該相互有個映襯。”

  揭秘  “猴加官”原是小猴戴臉譜

  魏義民老人打開兩個盒子,15個不同的臉譜呈現在記者眼前,他説:“這就是做‘猴加官’用的東西。”

  説著,老人又從另外的盒子裏拿出幾隻手掌大小的布藝猴子。他手持木棍和細線進行操作,只見形象逼真的小猴子,雙手端著臉譜往頭上戴。一扯一動,一個“猴加官”動作就算完成了。

  魏義民老人説,他祖籍南陽,14歲跟隨師傅學習“猴加官”。據説,“猴加官”是民間藝人受戲劇啟發而發明的。

  “猴與王侯的‘侯’諧音,再與臉譜官帽疊加起來,就成了‘猴加官’。”魏義民老人説,無論商人還是官員,都很樂意接受“猴加官”的祝福,“因為寓意吉祥、催人奮進啊。”

  管城區文化館相關人士介紹,“猴加官”已經傳了300多年,這項技藝到目前為止,僅剩魏義民老人一個人掌握。2008年4月,“猴加官”被評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2009年6月又入選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心願  想讓更多人掌握這門技藝

  魏義民老人説,他的3個孩子也學過這門技藝,但是都談不上精通。“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不強求。”

  “我年紀不小了,很想讓更多人掌握這門技藝。”老人説,去年,曾有兩個青年登門學習,不料學習幾天后感到乏味,就走了。

  “我收徒弟就倆要求,第一不要‘三分鐘熱度’,要持之以恒;第二要耐得住寂寞,具有創作悟性。”老人説,學習者首先要掌握一定的臉譜繪畫知識,才能掌握住其中的藝術精髓。“我希望我招收的徒弟,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將‘猴加官’加以發展,讓它更加符合現代人的欣賞眼光。”

  老人説,他招收的徒弟年齡要在40歲左右,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性別不限,地域不限,“不收錢,只傳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