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賞析 >

“十二五” 文化遺産怎麼辦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30日 16:0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兵馬俑、麗江和荔波的發展模式告敗,迫使遺産開發必須進行整體性的徹底改革。圖為麗江四方街聚會。CFP

  文化遺産的開發利用,是“十一五”時期多數地方區域發展的微觀典型,交錯著文化保護和利用的博弈衝突,折射著經濟增長方式的尷尬困境,深藏著社會民生的徬徨憂患。

  文化遺産面積不大,經濟總量有限,卻是蘊含巨大影響力的區域品牌,由此成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政府治理水平的縮影。痛定思痛,文化遺産開發面臨著改革轉型的巨大壓力。

  內地開發模式告敗

  目前,國內文化遺産開發模式有四:1.兵馬俑模式,以博物館的開發運營為核心,嚴重破壞了文化遺産保護與開發的區域性、系統性;2.麗江模式,過度依賴遊客接待人次和門票收入,新舊古城規劃失衡,旅遊品級連年下降;3.荔波模式,以“窮負債+資本運作”方式,申請世界遺産和發展旅遊産業,發展質量不佳,負債風險日趨增大;4.澳門模式,以區域保護和區域開發為原則,注重遺産和社區的利益平衡,不搞大規模拆遷,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有效帶動服務業提升和區域經濟。

  令人深思的是,前三種模式為各地遺産開發所大力仿傚,如長城景區仿傚兵馬俑,部分貧困縣仿傚荔波,但近十年的實踐證明,前三種開發模式已然窮途末路,如遺産保護投入過大,超出正常的承受範圍;産業增長後繼乏力;經濟結構嚴重扭曲;地方財政負擔沉重,收支不平。唯獨澳門模式,近五年來,鮮有問津,個中原因,耐人尋味。

  內地遺産開發的危機與窮途,緣于三大根深蒂固的制度性瓶頸:其一,部委統轄管理的“山頭主義”。部委行政統轄和市場彼此割裂,權責分置,特別是在産業分工中,職能部委和旅遊局的關係,缺乏一個有效和強力的協調機構,造成了“多頭管理,低效運營”、“誰都管,誰都不管”的尷尬局面。

  其二,畸形的遺産保護觀。眾多遺産保護和歷史舊城區改造中,最隱蔽,也是最鮮明的一個原則是“積極疏散舊城的居住人口”,即大規模拆遷,難免直接激化矛盾,誘發群體性事件,從而招致廣泛的批評。實際上,“澳門模式”已經證明,世界遺産的保護標準並未要求舊城居民疏散遷移,舊城民居除了影響文化遺産的視覺效果之外,並未違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相關規定。過度和畸形的遺産保護觀,造成了以“文化保護”為名,以“民生損害”為實的開發路徑。

  其三,學術體制更新滯後,誤導行政決策。文化遺産保護和開發,是涉及歷史學、考古學、中文、區域經濟學、旅遊學等跨學科、跨領域的新興學術方向,只有加以系統整合和協調,才能真正有利於行政決策。由於缺乏多學科和多領域的系統支持,過度依賴單一學科的片面意見,導致了地方政府主導的眾多項目運營失敗。政府支持的遺産科研項目,由於忽視跨學科和跨領域的特點,因而大多收效甚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