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賞析 >

浙江千年河姆渡文化因洪澇災而衰亡(圖)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6日 12:2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位於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鎮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被發現起便聞名於世。它之所以得到世人的重視是因為此前人們多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而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長江流域同樣孕育著豐富而燦爛的原始文明……

  距今約7000年前,杭州灣南岸的河姆渡一帶有個天然的“工”字形山地,由於良好的促淤功能,這裡在全新世海退初期最先成為陸地。當姚西平原還是一片淺海的時候,河姆渡已是寧紹平原上的一塊“風水寶地”。

  寶地上居住著河姆渡人。他們以漁獵,種植水稻,飼養豬、狗等家畜為生。男人或手執長矛,或張弓搭箭,或吹哨吶喊,捕獵鹿、野豬、鳥類等各種動物,有時又乘舟下海,捕撈魚類;女人則編結紡織,製作陶器、骨器、漆木器等手工藝品。

  河姆渡人住在一種栽樁架板高於地面的幹欄式建築裏。幹欄式建築是一種令人驚嘆的建築形式,它採用圓樁、方樁、板樁、梁、柱、木板等木構件搭建而成,成為中國長江以南地區傳統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與北方旱地文化一樣,河姆渡人有自己的小“獨單”,平日生活居住;也有佔地一二百平方米,由若干隔間組成的公共建築,用來處理氏族的統一事務。居住區生活便利,有公共水井,有生産作坊,製作大家的日常用品。

  陶器是生活必需品。由於燒制火候低,因此胎質疏鬆。根據功用,器形有釜、罐、盤、盆、缽、豆、甑、鼎、鬹、支座等。陶器表面往往進行美化處理,除磨平素面和施紅色陶衣外,還要裝飾紋樣,有繩紋、鏤空、幾何圖案花紋和動植物圖案,如稻穗紋、葉紋、豬紋等。最為精美的是一件黑陶豬紋缽。缽高11.6厘米,長21.7厘米,寬17.2厘米。缽體表面上的豬紋形態逼真。豬的頭部前伸低垂,雙目圓睜,好似在四處尋覓食物。豬的腹部微鼓,身上除了刻有花紋外,脊背上的鬃毛簇立著,惟妙惟肖。

  食用後剩餘的動物骨骼也為河姆渡人提供了大量的手工原料。經過精心的構思、精細地磨制,他們生産出骨耜、鏃、魚鏢、哨、錐、針、管狀針、匕、有柄匕、梭形器、鋸形器、鑿、匙、笄、管、墜、珠、蝶形器、靴形器等各種生産和生活用品。少數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圖案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堪稱精美的實用工藝品。另有象牙製品,其中刻有雙鳥朝陽圖像的蝶形器、鳳鳥形匕狀器、雕刻編織紋和似蠶紋的小盅等,顯示了精湛的製作技藝。

  許多學者在驚嘆于輝煌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的同時,還深入發掘了這一高度發達的文明何以在繁榮2000年之後衰亡消失的原因。1999年春,一個致力於河姆渡文化興衰與水環境關係的研究小組在當地成立,經過研究,他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全新世海退結束時形成的杭州灣喇叭口地形,使姚江平原的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水流北排不暢,洪澇成災。在洪水的威脅下,動物紛紛逃離,水稻生産也連年減産,甚至顆粒無收。最終河姆渡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離開了這塊生息2000年之久的土地!